日本東北部的大地震,其“蝴蝶效應”正觸動全球液晶面板企業的神經,特別是對中國企業來說,重金投資的液晶面板生產線的許多上游關鍵原料和組件主要從日本進口,但由于地震導致多家日本供貨商廠房受損被迫停產,且因交通中斷,采購的貨物無法運至機場或港口。面對“斷貨”的風險,令不少企業措手不及。
地震影響已顯現
日本是液晶面板配套組件的重要出口國,此次日本地震對中國本土企業的生產經營已經造成了一定影響。
TCL集團旗下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深圳華星光電的生產設備采購自日本,但由于受此次地震影響,生產設備供應生變。TCL集團新聞發言人梁啟春表示,“從目前來看,生產設備的采購進口需要延后,肯定會耽誤華星光電的生產時間,但TCL正在與日本方面進行協商,目前影響到底如何,還不好說。”
另一液晶面板生產企業京東方也表示,日本地震對京東方供應鏈造成了一定影響?!拔覀冇行┰牧喜少徸匀毡?,但是究竟影響如何,公司方面還在評估?!?
一位電視行業的高管認為,采用日本進口面板的電視企業在供貨方面會出現一些問題,稍后有可能會出現漲價或者缺貨的現象。
高世代投資隱患凸顯
我國是液晶電視普及率最快的國家之一,本土企業為解決液晶面板供不應求的狀況,重金投資了兩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然而,生產線所需的所有關鍵原材料和組件卻都需從日本、韓國采購。
以華星光電8.5代線為例,其采購的上游設備金額就超過130億元,其中80%是從東京電子、三井信息電子等日本廠商手中采購。此外,華星光電還需要同日本DNP公司就彩膜技術合作簽定協議。
而為京東方在建的北京8.5代TFT—LCD線配套的20多家上下游企業中,LG化學、康寧、住友化學、盛宇光電等國外上游企業的名字赫然在列。
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在液晶面板領域的研發存在滯后問題,在這種技術條件下如果要推進產業化,除了高價引進技術和主要設備外,沒有太多新的方式。
“這就是技術受制于人造成的后果?!币患覈鴥燃译娖髽I負責人表示,液晶面板上游配套企業80%都是國外企業,在上游依然受制于人的情況下,即便我國高世代液晶面板投資完成,其成本依然要高于日本、韓國的競爭對手,更何況此次受日本地震影響,國內高世代線的投資無疑會受到極大影響,我國液晶面板自主供給也將被迫延后。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有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項目,如昆山龍飛7.5代線、蘇州7.5代線和廣州LGD8.5代線,而日本地震進一步暴露了對上游技術和設備過度依賴所產生的諸多隱患,也為這些尚未啟動的項目籠罩上了一層陰影。
亟需解決現實問題
盡管液晶面板上游技術受人鉗制的后果在日本地震后顯得更加突出,但這不是立即能夠解決的問題,國內液晶面板企業目前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是,要找到能夠填補其“斷貨”的供應商,以最大程度地維持產能。
京東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日本供應商出現問題,公司會尋求韓國和中國臺灣的供應商來替代。
據了解,韓國LG與三星在關鍵的ACF材料領域占有率為全球的5%,但主要是自給。而臺灣雖然也在液晶面板上游很多核心部件領域有布局,但在電子材料領域技術依然薄弱,很多材料仍需從日本進口,日本發生地震后,臺灣廠商也必然會面臨限產。
“由于日本液晶面板巨頭受損,極有可能導致面板上游原料和組件價格上漲,這對成本原本就高于日韓的國內液晶面板企業更加不利?!币患颐姘迤髽I負責人表示, 如果韓國、臺灣廠商的“貨源”不夠充足,供應鏈危機將在數月內持續給國內廠商帶來損失,同時在庫存消化后,也將把這種影響傳導至終端企業。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