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日本是江蘇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南京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省對日本的進出口貿易額達到96.1億美元,同比增長34.6%。日本大地震也給外貿業帶來了“震感”,部分進口液晶產品暫時缺貨,服裝的出口需求量則在增加。
部分進口液晶產品暫時缺貨,國內生產商機會增多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聚集了各類液晶顯示器生產企業60多家。新生圩海關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區內有些企業生產的原材料是從日本進口的,由于這次地震離日本半導體產業集聚地比較近,日本多家當地企業關閉了工廠,造成短期內液晶玻璃面板、偏光片、玻璃基板、內存芯片等電子產品缺貨,對區內生產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等產品的企業有一定影響,但數量并不多。
“因為處于震區的供應廠家停產,從日本進口的部分元器件近期無法交貨,為了保證生產,我們正在想辦法組織新的供應渠道。”南京夏普電子有限公司通關部的蔣益忠課長說。
中電熊貓關務部的吳經理則稱,他們從日本進口的液晶玻璃面板零部件,主要是從大阪、名古屋的港口啟運的,雖然地震后上述港口的發船時間和線路有所調整,但基本上沒有對他們的貨物運輸造成影響。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所需的液晶材料30%—40%從日本進口,從國內采購的不到10%。日本相關廠商停產、運輸受損,國內的液晶材料生產商應該及時研發新品,填補市場份額。新生圩海關也表示,眼下他們已經為對日貿易企業開辟了“綠色通道”,加快貨物進出口的通關速度,同時還將積極協助企業尋找新的元器件供應商。
服裝出口需求量增加,利潤可能減少
南京久景紡織貿易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對日服裝出口,這幾天,公司上下依舊忙碌,工人們都在趕做前段時間接下的訂單。“我們的客戶集中在大阪、名古屋等地,地震對公司業務并沒有造成影響。”一名工作人員說,目前他們每月出口的幾萬件服裝中,大部分是發往日本的。
“服裝作為日常生活必備品,災后的需求肯定會變大,特別是一些實用型、日常必備的款式。”我市一家外貿服裝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有客戶和他們洽談追加訂單的事情,公司也在考慮對出口日本的產品結構做一些調整,把時裝的份額縮減,多生產一些日常穿著的基本款。
“出口量會增加,但利潤可能會減少。”一家專做日本出口的服裝企業老總告訴記者,近一段時間原材料、用工、物流等成本不斷上漲,之前已經有日本客商不能接受提價,“地震之后,我們從人道精神上來說,更不可能提價了,只能降低自己的利潤。”他表示。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