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機的主要原材料是液晶面板,占到成本的60%,而從去年二季度開始,全球液晶面板的價格便一路下滑,甚至接近虧本水平。相應的,在河北石家莊等家電賣場,液晶電視機的價格也出現了三成左右的降幅,與此同時,液晶電視機廠商紛紛加大對LED背光、網絡電視、3D電視的推廣力度,市場主流品種價格并未跟隨面板大幅降價。
不過,隨著今年五一長假液晶電視機的旺銷,再加上之前廠商減產,業內開始預計液晶面板價格已經跌到谷底,即將反彈。而據本地業內人士的說法,液晶電視機價格隨之反彈的可能性已不大。
■面板:近一年下滑
液晶面板價格的走低,根本原因仍然是供大于求。據業內預計,中國液晶電視機銷售增幅將從去年的24%下滑到15%,中國市場的需求增長將放緩。而在日本市場,去年的節能返點政策導致液晶電視機銷售猛增60%,但這一政策今年三月之后未能延續,再加上大地震影響,日本電視機市場已進入了低迷期。
在需求增速放緩的同時,全球液晶面板的產能還在迅速擴大。去年,京東方合肥6代線投產,今年4月7日南京中電熊貓夏普的6代線投產,京東方北京8代線將在近期投產,而深圳華星光電8.5代線預計于8月投產,再加上奇美的8.5代線,今年全球面板產能將增長20%以上。
液晶面板的價格大跌,勢必帶來面板廠商“慘淡”的財報。今年一季度,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制造商奇美電子虧損約4.82億元人民幣,超過外界預期。
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廠商“LG顯示器”的一季度財報則顯示,其凈虧損1億美元,收入下滑8.7%。該公司表示,一季度液晶面板的平均售價下滑了17%,而目前面板業務占到該公司的一半。
另外一家液晶面板巨頭——韓國三星電子在財報中指出,液晶面板業務一季度表現較差,銷售額同比萎縮5%,虧損總額高達2300億韓元。
■電視:價格明顯下降
以和往年較具有可比性的42寸普通背光液晶電視為例(非LED背光,不聯網),多個國產品牌目前的價位在3600元左右,如果參加家電以舊換新,則只需3200元左右,在懷特商城附近的國美電器賣場,其中一款國產品牌42液晶電池,以舊換新之后只需3000元左右,價格頗具吸引力。
2009年,電視機廠商開始推廣所謂“LED電視”,其實為采用LED背光源的液晶(LCD)電視。這種電視厚度更小,電耗也更低。去年,LED背光液晶電視的價格普遍在5000、6000多元水平。《燕趙都市報》記者在賣場看到,目前LED背光產品的價格已經下降到最低4500多元水平,同時配置了網絡影視功能。
多家國產品牌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和去年相比,今年液晶電視的降幅大約在1000元左右,一家韓國品牌彩電的銷售人員更是精確指出“降幅在30%左右”。
■市場:LED背光漸成主流
業內人士告訴《燕趙都市報》記者,液晶電視市場和筆記本等IT產品不同,筆記本電腦主流產品的價格已經從過去的動輒6000、7000多元下滑到了如今的3000、4000多元。而在液晶面板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電視機廠商不會無動于衷,任憑產品價格“隨波逐流”。
記者在賣場發現,從價格降幅上,非LED背光源、不上網的液晶電視(即銷售人員所稱的“LCD電視”)最為明顯,但是這種產品正在面臨退市。一家國產品牌的銷售人員更是對記者表示,“LCD電視”將主要瞄準郊縣和農村市場,城市賣場內將逐漸過渡到LED背光、以及網絡電視、3D電視等產品。
漸成主流的LED背光、網絡電視、3D電視等,目前平均價格仍在5000元關口之上。
根據國內國美電器統計,在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期間,LED背光液晶電視,在所有液晶電視的銷售中占到了50%,3D液晶電視則占到了8%。數據顯示,LED背光已經從以往的概念推廣期進入了主流銷售階段。
LED背光的液晶電視電耗更低,而從去年12月1日,強制性標準《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正式實施,其中規定:平板電視分為3個能效等級,達不到3級標準的要在2011年3月1日前強制退市。這一政策也成為“LED背光”加速取代“傳統背光”的另外一個推手。
■機構:面板或觸底反彈
國內奧維咨詢也發布最新報告稱,由于液晶面板價格跌破成本,生產企業連續虧損導致供應減少,如果出現電視機企業補充面板庫存情形,液晶面板價格可能微漲。
奧維咨詢指出,面板企業連續虧損,漲價呼聲隨之加大。面板企業可能會控制市場供給,特別是均價較高的中大尺寸,希望以此提高面板價格,減少虧損幅度。與此同時,彩電整機企業庫存低位運行,多家企業保持觀望。奧維咨詢數據顯示,一季度液晶面板采購量571萬片,同比下降28%;內外銷出貨總量898萬臺,同比上升1.5%;企業庫存量凈減少了327萬片,已降至相對較低水位。除個別企業外,多家企業保持觀望狀態,依然維持低位采購,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不明朗,面板漲價趨勢不清晰。一旦出現大幅采購,必將導致“搶”屏現象,拉動面板價格的上漲。
業界預計,大尺寸(40寸以上)液晶面板將會出現緊缺,帶動價格小幅上漲,預計5、6月將分別上漲3到5美元;下半年隨著面板需求旺季的到來,將進一步帶動面板價格上漲,且幅度相對較大。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