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在近年來得到了迅猛發展,各行各業都看到其潛力無限,紛紛進軍LED行業,有實力強悍的企業集團,也有小打小鬧的個人作坊。面對如此參差不齊的企業,我們該怎么擦亮眼睛來識別其產品的質量好壞呢?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參考行業標準來進行檢測了,本期LED專刊特意就LED行業標準的制定發展情況采訪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半導體照明研發中心張萬生先生�
《LED專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作為LED行業標準制定單位,主要承擔了什么樣的研究工作,目前取得了什么成就?
張萬生:行業標準并不是某一個單位所能做的,一個單位只能是在某些組織的帶領下從事一些標準研究方面的工作,真正做行業標準的是國家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半導體照明標準化工作組,十三所是這個工作組的成員單位,目前半導體照明標準化工作組已經制定了一些標準,比如LED工作性能測試、小功率的空白顯示規范、LED壽命試驗方法等等。而且其中九項標準已經�2010�1�23-25日在江西的�2010年全國半導體照明電子行業標準發布及宣貫大會”上予以公布。另外還有一些基礎標準和產品標準目前也正在做,而負責這些標準的秘書組則設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標準化所,就是四所�
《LED專刊》:全球也有成立LED行業標準的研究機構,他們也有研究和起草一些LED的標準,這和我們國家的有什么區別?
張萬生:我們國家的標準有些是參照國際標準來做的,但是我國在LED行業標準方面也有走在世界前列的部分,比如LED壽命試驗方法、加速壽命等我國就比較超前。但是從我國前一段做標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能盲目的跟著國際走,例如:這個LED功率型和非功率型的區分,美國能源之星定的就是100毫安以下的就是小功率,以上的就是大功率,當時我們標準化工作組討論的時候大家也有爭論,也有相關意見,其中一個就是我們應該按照晶體管、電子器件按功率來分,當然我們還是要和國際靠攏,和國際接軌�
但是就目前來看出現問題了,現在出現一種叫做多芯片封裝的,叫做COB結構。它用的都是小功率芯片,在小電流大電壓下工作,而且是功率型的,都超過幾瓦了,那這�100毫安以下的定義就無效了,最后的結論是還應該按照功率來分�300毫瓦以下就是小功率非功率型的�300毫瓦以上就是功率型的,這其中又分為中功率和大功率,300-1000毫瓦之間的屬于中功率�1000毫瓦以上的屬于大功率�
有些我們還是要走自己的路,像加速壽命使用系統和一些實驗方法。有人到美國能源之星工作幾個月后,回來和我們就標準方面的問題做了一些交流,通過交流發現,很多工作中國方面已經開始在做了,而美國還在想。所以說我國在LED標準化方面首先要和國際接軌,國際化。總的來說國際還是走在前面的,不過我們還是要以實踐來檢驗真理,不能盲目跟隨,不能說國際沒做的我們就不能做,有些時候我們該怎么做就怎么做,有些方面我們已經超越國際標準了�
《LED專刊》:我國在LED標準化方面有些都已經超越國際了,那么目前我們國家在技術方面到底呈現什么樣的發展態勢?特別是上游的芯片方面總是感覺沒法突破�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ED專刊�7月刊,訂閱服務熱線:0755-86149050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