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一般是專利權的簡稱,專利的保護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中國專利法將專利分為三種,即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其中,發明專利權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同時,一個國家依照其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僅在該國法律的管轄的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涉及到LED專利,同樣具有這些特點�
隨著全球化、數字化、生物科技革命的急速發展,作為無形資產的LED專利,對企業變得尤為重要。對大型企業尤其是國外掌握LED核心技術專利的企業而言,依靠LED專利可取得的資產,近年來該資產占其總資產收入的比例竟可高�70%�80%。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由于缺少一些替代工具,一項或多項關鍵LED專利技術就可能決定整個企業的生死命運�
但是,由于中國LED行業起步較晚,關于LED專利申請、LED專利保護的工作開展較為滯后,使得中國LED企業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因沒有LED專利這個利器,很難掌握競爭的主動權,往往處在較被動的位置�
為了在全球LED市場競爭中占領較好的位置,一些有先見之明的中國企業,也開始通過各種方式,發展LED專利,但中國LED企業如何應對目前面臨的專利布局,最終能否在全球LED核心技術專利營中奪得一席之地?
外企進駐,中國LED產業喜憂參半
業內統計,隨著中國政府的大力推動和LED上游設備及LED藍寶石基板材料等基地的大規模建設,預�2015年中國LED產業將達�5000億人民幣的規模。為了爭奪這一大得誘人的市場蛋糕,全球眾多LED廠家紛紛將中國市場定為未來著重發展的區域,這對蓬勃發展中的中國LED產業來講,可謂喜憂參半�
全球LED重要企業將中國作為未來幾年重要戰略市場,不僅可以加速中國整體LED產業的發展步法,還可促進中國LED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完善。但是對中國LED企業、尤其是缺乏LED專利的企業來講,外企的大規模涌入,帶來更多的是市場競爭的加劇�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研究中心主任毛金生先生發表“中國LED產業專利現狀及對策”時,曾指出“以全球LED專利布局來看,日本最強,專利數比重占全球28%,而中國大陸占全球比重�9.3%。在LED芯片基片制造方面,中國�90%的企業選擇向日本日亞化學繳納不菲的專利費”�
雖然近幾年中國大陸地區LED照明技術專利申請率全球第一,既包含來中國投資的海外企業申請的專利數量,也涵蓋中國本地企業申請額。但在中國原創的專利申請中,實用新型專利比例高達68.5%,發明專利申請量占比僅為31.5%,專利申請的結構有待優化,同時在華的外資企業申請量較大;中國大陸LED照明專利申請總量中,涉及市場應用、封裝的專利申請分別�2.1萬多件和3000多件,分別占申請總量�82.5%�12%,而涉及產業上游的外延技術和芯片制造的申請量差距明顯�
中國LED企業為LED國際市場上專利維權的弱�
在這種情況下,多數中國LED企業籠罩在隨時被起訴的陰霾下。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是LED生產大國,但不是技術強國和應用大國。近些年來,中國的LED企業憑借成本優勢在海外市場擴張飛快,這給國際競爭對手帶來了壓力,加之國際大廠對飛速發展的中國LED市場虎視眈眈,中國企業如果依然靠低價、低技術,甚至模仿發展模式打拼國際市場,一旦遭遇專利糾紛,就無還手之力,這就使長期徘徊在低端的中國企業成了LED國際市場上專利維權的弱者�
2008年美國突然發動的�337調查”,雖然最終以和解收場,但中國被訴企業卻付出了高額的和解費。為了應對這種專利突襲,中國官方和一些LED企業開始注重發展LED專利�
中國政企聯合,尋找LED專利紛爭突破�
中國大陸政府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強化大陸LED上游磊晶及芯片專利布局,以補足大陸在LED上游專利所出現缺口,同時,制定LED國家及行業標準,以加速LED應用產品普及率�2011年,LED產業發展最活躍的深圳市,成立了LED專利聯盟,搭建了大陸首家LED專利數據庫�
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也曾公開表示,德豪潤達收購韓國EPIVALLEY公司主要是沖著專利去的,有專利護身,德豪潤達的LED應用產品才可能銷往日本等國外市場�
浙江陽光照明(600261)2010年稱,將投資1600萬日�(約合人民�123.76萬元),收購一家日本LED公司LIREN的股權,投資完成后陽光持有該公司30.188%股權,陽光收購這家企業看中的就是其研發能力及所持有的知識產權�
專家出招為中國LED企業解惑
除了通過并購將LED專利轉化為己用外,市場上部份還建議中國本土廠商借由以下方式來分解LED專利之爭帶來的風險:
1、政府與企業合辦專利銀�
面對國際專利戰爭,集合眾人之力設立專利銀行,日本與韓國為這方面的領先者�
早在2009年,日本就由政府與民間合作成立“產業革新機構公司”(INCJ)。之前SONY、TOSHIBA、日立宣布將合資成立Japan Display,就是由INCJ出面主導挹注。韓國也�2010年成立了Intellectual Discovery,宣布將由政府與民間合作,強力在市場搜刮專利權,期待能在科技專利戰中無往不利�2011�8月,臺灣設立LED“反訴型基金”,全力協助LED廠商迎接國際專利戰�
2、建立產業策略聯�
中國LED企業的專利實力還比較弱小,無論是采取外部策略--購買許可,還是采取內部策略——技術創新、申請專利,都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資源來積累實力,可通過協會或者成立聯盟來聯合應對涉及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和法律訴訟。目前,中國各省市尤其是珠三角和長三角,都已成立了多個LED相關聯盟,并開始積極著手成員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3、與臺商結盟,以歐美專利制約日系專利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ED專刊�11月刊,訂閱咨詢:0755-86149050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