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 姚琳 朱彬 邢雁�
在電子信息領域,平板顯示產業和半導體產業是兩個重要的千億美元級別的產業。平板顯示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支柱產業”之一,融合了光電子技術、材料技術、微電子技術、制造裝備技術、半導體工程技術和化學技術等,具有產業鏈長、多學科、多領域交叉的特點,對完善電子信息產業配套體系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對國民經濟具有顯著的拉動作用。據估算,房地產業對GDP的拉動系數為2.2,汽車產業的拉動系數�2.64,平板顯示產業的拉動系數高達4。各國政府均高度重視平板顯示產業,采用多種模式資助平板顯示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
日本以政府為主,日本技術開發機構NEDO(日本新能源和產業技術開發組織)主導�2006年財政支�2236億日元(約為19億美元),占日本2006�3.5萬億日元全部科研經費�7%。日本在2008年啟�40英寸以上OLED聯合攻關計劃,投入經�35億日元�
韓國以政府支持下的三星等大企業為主,�2009年啟動大面積OLED蒸鍍設備開發,總投入160億韓元,2009年和2010年又先后啟動《韓國綠色IT國家戰略》和《顯示器產業動向及應對方案》,分別投入13.7萬億韓元�75萬億韓元�
美國和歐洲重點支持軍用顯示,如夜視儀、透明柔性顯示等。美國在2007年的高功效OLED顯示屏計劃共投入275萬美元,2000-2010年的美國固體照明(SSL)計劃(包含LED和OLED)投�5億美元�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基地,彩電、手機、微型計算機等產品的產量居全球第一,全�75%的整機在中國制造。在種類繁多的電子信息產品中,平板顯示屏都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中彩電所消耗的平板顯示器所占比例最大。但由于大尺寸面板受制于人,不掌握定價權,平板顯示的短板制約著我國彩電產業乃至電子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發展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平板顯示技術和產品,對完善產業鏈、增強我國整機企業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的平板顯示產業已經初步形成以京東方、長虹、TCL等幾家骨干企業為核心,多點布局、多種技術共同發展的格局。平板顯示產業受到國家的重點支持,TFT-LCD、OLED、PDP被列為“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平板顯示技術�
一、TFT-LCD產業
�1)TFTLCD產業簡介
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是有源矩陣類型液晶顯示�(Active Matrix LCD,AM-LCD)中的一種。它具有低功耗、輕薄易用、高亮度、高對比度、高響應速度、無輻射、無閃爍、適用范圍寬、生產成品率高、易于集成化和更新換代等特點,目前已成為平板顯示產業的主流技術之一。小到智能手機、數碼相機、電子表,大到平板電視、各種尺寸的顯示器,都在大量采用TFT-LCD屏�
TFT-LCD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液晶、玻璃基板、背光模組、彩色濾光片、偏光片、驅動電路、化學氣體與材料、外框、各類薄膜及其他材料。其中,液晶、玻璃基板、濾光片、偏光片等關鍵原材料主要掌握在日本、韓國、德國、美國企業手中。我國臺灣地區生產了全�50%以上的大尺寸TFT-LCD驅動IC,封裝了全球80%以上的大尺寸TFT-LCD驅動IC,并且是背光模組的重要產地�
主流的TFT面板有a-Si(amorphous silicon,非晶硅)TFT技術和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溫多晶硅)TFT技術。其中大部分采用a-Si TFT制造技術,一些小尺寸產品采用LTPS技術。LTPS TFT與a-Si TFT相比能夠提供更亮、更精細的畫面,并且更輕薄、更省電�
目前,液晶顯示已經占據了平板顯示市場的主導地位,為實現響應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色彩更豐富、尺寸更大的顯示屏,企業和研究機構仍在不斷開發新的技術,有特殊光電性質的無機、有機膜材料,用于液晶分子取向的高分子材料,以及背光LED等新材料�
�2)我國TFT-LCD產業發展現狀
1998年從日本引進第一�1代生產線揭開了我國TFT-LCD產業的發展歷史,2003年隨著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電子的液晶業務,我國TFT-LCD產業發展也步入快車道,各地生產線項目紛紛上馬,到目前為止已經初具規模,形成了以北京為核心的環渤海產業基地;以合肥、南京、蘇州和昆山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產業基地;以深圳、廣州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顯示產業基地;以成都為核心的西部產業基地。我國大陸目前主要TFT-LCD生產企業有北京京東方、深圳天馬、TCL、南京中電熊貓、江蘇昆山龍騰光電等�
近幾年,京東方、創維、TCL等紛紛投資高世代生產線�6�29日,京東�8.5代線項目舉行了點亮儀式,項目建成后主要生�26英寸�55英寸顯示器和液晶電視用顯示屏,年產值近200億元,結束了我國大尺寸液晶顯示屏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
據統計,目前中國大陸投產的生產線已達13條,正在建設以及計劃建設的生產線還有5條。新上的生產線大多是8.5代線�7.5代線,產品主要用于大屏幕彩電�
�1 國內已建成及正在建設中的TFT-LCD生產線(斜體表示正在建設中)
企業名稱 |
生產線代� |
量產時間 |
產能(萬�/月) |
京東方(成都� |
4.5� |
2009 |
3 |
京東方(北京� |
5� |
2005 |
10 |
京東方(合肥� |
6� |
2010 |
12 |
京東方(北京� |
8.5� |
2011 |
9 |
中航光電(原上廣電) |
5� |
2005 |
9 |
南京熊貓(熊貓電子、夏普) |
6� |
2011 |
6 |
廣東龍騰 |
5� |
2007 |
4 |
廣州LGD(創維、LGD投資� |
8.5� |
2013 |
8 |
深超光電 |
5� |
2008 |
6 |
華星光電(TCL、深超投資) |
8.5� |
2011 |
8 |
廣新光電(廣新集團、奇美) |
8.5� |
2013 |
9 |
龍飛光電(友達、昆山政府) |
8.5� |
2012 |
9 |
蘇州三星(TCL、三星投資) |
7.5� |
2012 |
10 |
上海天馬 |
4.5� |
2008 |
3 |
成都天馬 |
4.5� |
2010 |
3 |
武漢天馬 |
4.5� |
2011 |
3 |
信利半導� |
2.5� |
2007 |
3 |
萊寶高科 |
2.5� |
2008 |
4 |
通過這幾年的驗證,天�4.5代線、京東方北京5代線、成�4.5代線、合�6代線都很成功,國內TFT-LCD與國際領先技術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但與此同時,國內同仁也深刻認識到我國TFT-LCD產業的短板,因此對關鍵材料和設備的研發和資金投入不斷加大。例如,京東方在生產線建設過程中,遵循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的思路,以8.5代線為核心集成上下游20多家配套企業。這樣做不僅能使整個產品的成本大幅降低,同時也促進了整個地區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我國TFT-LCD產業鏈主要企業見�2�
�2 我國TFT-LCD產業鏈主要企�
產品 |
國內企業 |
TFT-LCD設備 |
七星電子 |
玻璃基板 |
彩虹股份、東旭集團、寶石電子液� |
液晶 |
永太科技、誠志股� |
偏光� |
深紡織、樂凱膠片、南洋科技、錦富新� |
LED背光� |
海信電器、TCL、東山精密、長城開� |
ITO到底玻璃 |
長信科技、萊寶高科、蚌埠華益、深圳南� |
驅動IC |
瑞芯微電子,晶門科技 |
彩色濾光� |
萊寶高科、上廣電、比亞迪、上海間騰、康達應� |
面板 |
京東方、深圳天馬、TCL、熊貓集� |
模組 |
閩閩東、宇順電子、超聲電� |
�3)TFT-LCD產業發展趨勢全球TFT-LCD正由成長期向成熟期邁進,發展趨勢是穩步擴大產能,繼續擴大市場,注重開拓差異化、個性化和專用化的顯示市場。在TFT-LCD工藝技術方面,5代線�8代線�10代線在技術上沒有本質的差別,基本的工藝技術和設計技術十分成熟,產品良率已達99%,主要的改進是利用現有的工藝降低成本,以獲得更大的產能。未來發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靀一是進一步提高顯示性能,從顯色特性、亮度、對比度、響應速度等方面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多地采用LED背光�120Hz驅動等,研發大尺寸超高分辨率技術�240Hz驅動、場序顯示等技術。二是通過簡化工藝和提高良品率來不斷降低成本,包括光罩減少技術、GOA(陣列基板行驅動,直接將柵極驅動電路制作在陣列基板上)技術等,光取向技術也進入量產研究階段。三是通過功能集成增加產品附加值,如在玻璃基板上集成驅動IC甚至系統IC,采用超薄設計和觸摸屏,3D顯示、超高解析度、超寬顯示規格等。四是不斷向高世代生產線發展。中小尺寸TFT-LCD市場增長將放緩甚至萎縮,今后的競爭焦點是能帶來利潤的大尺寸面板,各廠商必須花更多的投資建設高世代生產線,才能保證在技術和成本競爭力上不落后�
二、PDP產業
�1)PDP產業簡介
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離子顯示板)是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技術,其原理很像日光燈管,屏幕上每一個密閉的單元(像素)就是一個“小燈管”。當向單元施加電壓,其間的工作氣體便發生等離子體放電,產生的紫外線激發紅綠藍熒光粉再發射出紅、綠、藍三原色可見光組合成圖像。由于氣體放電是在微秒級,這決定了其獨特的快速響應速度,PDP獨特的顯示技術及掃描方式決定了其在動態視頻顯示分辨率的優勢明顯;PDP發光不需要背景光源,因此沒有視角變化導致色彩偏差和亮度減少,不存在由于背燈的布局造成亮度不均勻性問題。這些優勢使得等離子電視色彩飽滿真實,色彩偏差小,寬視角范圍內保持高對比度,運動圖像清晰度高,長期觀看不對人體視覺造成疲勞,這使PDP成為最早應用于大尺寸平板電視的技術之一。而且,PDP顯示屏不會出現壞點的問題�
PDP產業上游的原材料包括熒光粉、玻璃基板、電極漿料、ITO(氧化銦錫)、濾光片、驅動IC等,主要掌握在日本和韓國企業手中。中游PDP面板制造商主要有松下、三星、LG、長虹等。下游應用產品種類則以大型顯示器為主,如電視、大型顯示看板等,制造商包括松下、三星、LG、長虹等�
早期PDP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家電企業中,對技術推廣和生產規模的擴展較為保守,使得韓國和臺灣電子企業在PDP技術上有明顯的滯后,無法大規模跟進和擴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PDP產業的發展。并且隨著第8�10代TFT-LCD面板的投產,PDP�50英寸以下平板顯示市場的競爭壓力日趨增大,中國臺灣的臺塑光電、中華映管、達人科技相繼退出PDP產業�2007下半年,日本東芝、富士通和板硝子等退出PDP產業,先鋒公司也�2008�3月放棄PDP面板制造業務�
�2)我國PDP產業發展現狀從世界范圍看,三家主要PDP屏制造商松下、三星和LG無一例外都是“垂直整合”的運營模式,既生產屏,又生產整機,他們所生產的屏大部分自用,有少量的屏提供給其他彩電企業�
我國PDP迅速發展,2006年長虹集團投�6.75億美元建設國內首家等離子屏基地,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中國PDP區域產業集群”�2009�7月,合肥鑫昊投資�20億人民幣采購了產能為150萬片/�(�42英寸�)的日�4面取生產線,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始試生產。目前松下和長虹仍然在持續進行新的產能擴張,上海松下將引進日本松下生產線,年產將達到300萬片。長虹將擴展產能�300萬片/年,在這一輪投資建設完成之后,我國國內PDP模組產能將達到年�600-700萬片�
在發展PDP屏生產的同時,長虹致力于中國PDP產業鏈的建設,先后發起成立PDP關鍵材料、關鍵器件、關鍵裝備、技術創新四大本土化聯盟。材料和器件的配套方面,長虹將重點推進在屏材料成本構成中占比較大的玻璃基板、電極漿料、濕化學產品、玻璃粉、氧化鎂、熒光粉清洗帶、熒光粉、排氣管、乙基纖維素等材料的本土化工作。在加強與國內廠家合作研發及本土化配套戰略合作的基礎上,長虹將重點推進在PDP模組成本構成中占比較大的功率器件及專用集成電路、電源、背板組件、包裝件、接插件、濾光玻璃、通用元器件等七類關鍵零部件的本土配套工作。預計到2012年關鍵器件的本土化配套率�90%以上;屏材料的本土化配套率達80%,將實現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
中國目前有三大等離子產業群正在建設之中,包括LG、松下、熊貓在華東地區的等離子產業群;日立與安徽鑫昊在華中合作的年�150萬片42英寸等離子面板的生產線;西部地區則有長虹的虹歐等離子產業群。長虹和華顯高科的基本情況如�3�
......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