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是直接面對應用市場領域的,而LED大功率芯片是LED照明的核心元件,也是國內芯片產業的軟肋,迪源光電是國內較早專注大功率芯片的廠家之一。面對臺灣芯片廠西進,科銳等國外巨頭進軍中國的局面,本土大功率廠家的前景成了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迪源光電在我國大功率芯片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是科技部“十城萬盞”LED推廣計劃的依托單位,承擔863計劃重大專項,肩負打破LED照明芯片完全依賴進口局面的重任。記者就關于大功率芯片企業在技術上的最新研發突破和進展特別采訪了迪源光電總經理董志江先生�
市場良好,謹防投資熱
2011年可以說是供給與需求同步爆發的一年。LED芯片使用量在背光、照明等應用領域的急速增長同時刺激了對LED上游領域的投資熱。據了解,不同LED應用領域對芯片發光效率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目前中國的LED芯片生產商主要有廈門三安、杭州士蘭、武漢迪源、華燦光電、上海藍光、上海藍寶和廈門乾照等。三安主攻小功率LED背光和顯示屏市場,士蘭、華燦聚焦LED戶外顯示屏市場,乾照專攻紅黃光芯片,只有迪源專注于高亮度照明用大功率芯片�
董志江表示:“從2010去年�2011年,LED行業有一些變化,尤其是上游芯片的投資迅速過大,一些企業投資MOCVD一說就�100臺,花費30�50億。我認為這里面的原因主要也還是政府補貼造成的”。總的看來,這個投資熱也可以分為這樣幾類�
第一類是境外企業攜資本進入,當然也有一些技術優勢,這對我們來講是一種競爭的壓力。但這種壓力也是一直存在的。因為芯片行業一般來說沒有太重的物流成本,把芯片廠放在中國或是美國都是差不多的,這種始終存在的競爭壓力對行業來講是正面的也是正常的�
第二類是本地的企業,也就是原有的LED企業擴張。如果是真正按照市場的需求來規劃投資,這完全可以說是一個好的現象。但的確有一部份投資是不正常的,比如說企業本身并沒有找到市場需求,而完全是為了拿政府的補貼而規劃投資�
第三類是新進入者,他們通常對這個行業理解不深,投資比較盲目,更多是被這個領域高于其他行業的利潤水平和高額政府補貼所吸引,想都不想就進來了。但他們沒有看到,芯片領域的投資是有風險存在的,畢竟市場上還是有一些上游企業經營不善而虧損甚至退出�
董志江透露:“目前芯片的市場非常好,特別是照明市場。雖說國�80%的大功率芯片還得依靠進口,主要是依賴臺灣和美國,另外20%的大功率芯片則主要由迪源光電供應。同時我們有信心為客戶創造價值,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注重室內照明,保持核心競爭力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ED專刊�12月刊,訂閱咨詢:0755-86149050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