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拓墣產研
AMOLED面板具省電、輕薄、色彩飽和等優點,被業界視為是下一代顯示器技術主流,以及提高消費性電子產品附加價值的秘密武器。拓墣產業研究所柏德葳經理指出,由于AMOLED主要應用�9寸以下的中小尺寸面板,移動通訊產品將是未來5年全球AMOLED主要成長動能,其中又以智能手機為大宗。預�2012年AMOLED面板于手機出貨量將突�1.7億片,和2011年的8,050萬片相較,年成長率高�117%�
高分辨率 手機面板最�
拓墣指出�2011年AMOLED面板市場總產值約35億美元,占所有平面顯示器市場總產值的4%,預�2018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美元。然而,在成本、發光效率、發光壽命與良率尚需改善,以及產能仍受限之下,目前AMOLED面板還是�9寸以下的中小尺寸市場為主�2011年,AMOLED面板岀貨金額占中小尺寸平面顯示器市場約11%,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品牌大廠的智能型手機高階規格競賽�
雖然2011年分辨率低于200ppi的手機面板出貨規模仍屬大宗(約占7成),且以a-Si TFT LCD居多,但2012年起,分辨率�200~350ppi的高分辨率手機面板出貨量將快速成長,預估2014~2015年,分辨�200ppi以上的手機面板市占率將達5成。以日、韓、臺廠的AMOLED技術特性來看,LGDisplay的WOLED技術和Samsung Mobile Display(SMD)的LITI技術分辨率都大�200ppi,而SMD、Sony、友達、奇美所擁有的FMM技術,更上�330ppi�
由于手機品牌大廠需要最新、最尖端的顯示技術以提高產品出貨單價,以現階�4.3寸AMOLED面板�45~55美元成本來看,雖較LTPS TFT LCD面板�29美元高近9成,但在高階智能型手機規格,4寸以上的面板分辨率正持續�200ppi�300ppi,甚�400ppi以上發展。拓墣表示,當LTPS TFT LCD面板在分辨率提高時,背光源耗電量也會隨之增加,因此,屬于自發光型顯示技術的AMOLED仍是未來智能型手機應用的最佳面板技術�
韓廠獨大 技術尚存瓶�
為搶進由手機所帶動的AMOLED面板熱潮,全球面板廠在AMOLED技術量產早有布局。以現況來看,韓國Samsung獨霸全球AMOLED面板市場,在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市占率高�97%,為了市場錯位競爭,LG則將布局重心從中小尺寸轉往大尺寸。至于臺灣面板廠,友達、奇美電及錸德旗下的錸寶雖已規劃�2012年第二季�2012下半年量產,但相關產業鏈(包括材料、關鍵零組件、設備與技術專利等)布局仍無法與韓國相比擬�
盡管市場對AMOLD抱以熱烈期待,但由于投入量產AMOLED的面板廠只有韓國SMD的產能最大,因此價格仍然偏高。加上有機發光材料與制程設備發展尚未成熟,AMOLED面板仍存在使用壽命短、量產良率偏低等嚴重問題。另一方面,近年TFT-LCD面板制造技術突飛猛進,成本大幅下降進而提升價格競爭力,相對也抑制了AMOLED發展�
拓墣表示,由于AMOLED本身不需要背光模塊,所以成本結構中,設備折舊與有機發光材料所占成本比重最大,分別�43%�26%。面板廠若欲縮減成本,勢必得從這兩項著手,唯有降低成本方能促使AMOLED產品普及并擴大市場規模�
投資研發 臺廠翻身有望
近年來,SMD與LGD在韓國政府大力支持下,堅持AMOLED技術研發,其中又以SMD導入量產最為積極,首先建置4.5代線生產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并進一步發展至5.5�8.5代線,且�8.5代線將運用于量產AMOLED TV。此外,韓國政府更強力推動韓國廠商研制有機發光層材料,至今韓國業者已能生產部分種類材料,并自制大部分高技術門坎生產設備,降低對日本、歐美設備廠商的依賴度。反觀臺灣與中國大陸面板廠商仍需仰賴國外材料,加上重要制程設備及零組件必須向日本、歐美廠商采購,導致生產成本難與韓國競爭�
拓墣分析,AMOLED事業投資與營運模式和DRAM產業類似,誰先起跑,這市場就是誰的。AMOLED生產過程需要難以取得的Know-how技術,對于已跑在前頭的廠商,無疑已取得更精確的參數、修正值來生產AMOLED面板。基于投資風險考慮,臺灣面板廠商若能將現有TFT LCD面板產線(包括TFT基板)轉移生產AMOLED,不失為反敗為勝的轉進策略�
除了技術與產能必須急起直追外,臺灣面板業者仍需持續注入資金加速研發,以掌握AMOLED面板重要發展趨勢,如透明性、柔性等技術,才有機會強化本身市場競爭優勢�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國際光電與顯示�2012�5月刊,歡迎訂閱! 訂閱咨詢�0755-86149014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