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瞬間,照明產�武動乾坤在短短的半年內經歷了市場的冷暖往返和起伏巨變。筆者相信,今年仍然是不平靜的一年�
面對迅速崛起的LED產業,政策的利好是促使LED行業在中國異常火爆的原因之一。回顧上半年的發展,整個LED行業都是隨著政府政策措施聞風而動。自十城萬盞到去年的“國九條”出臺,再到2012年初國家重拳出擊�22億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整個LED行業無不為之振奮。在這種良好的大環境、大政策下,本應是所向披靡,但卻是無可奈何�
在這半年時間里,筆者不斷地穿梭在各大照明展會的現場參觀,積極出席各大照明論壇講座,希望的是能聽到更先進的行業聲音。然而,又有哪幾個企業真正做得出彩呢?筆者暫時未聞喜訊�
隨著2012年第一季度排隊上市熱潮的出現,看似欣欣向榮的市場卻疑影重重,接著在消費者維權日,爆發了LED燈具的“質量門”、“召回門”事件,一�百煉成仙激起千層浪�5�9日廣州照明展開幕,筆者還沒來得及整理展后的精彩又爆出了雷士領軍人物吳長江突然卸任的消息,是遭遇資本的“逼宮”還是個人原因的辭退?引發了業界對如何把握好資本市場這把雙刃刀的思考�
事件回放�2012年初,消費者協會公布對53種型號節能燈比較試驗發現,兩成多的節能燈在反映節能效果的初始光效指標上未達標,同時有7成多節能燈的功率虛標,實測性能未達到企業明示值水平。一時間“節能燈不節能的話題”激起千層浪,國內外知名企業同樣身陷“質量門”、“召回門”事件,引起了行業熱切的關注。同時,事件發生后,行業呼吁“與其亡羊補牢,不如防微杜漸”,節能燈到底節能不節能,高效率的照明如果因為汞污染而換來環境的破壞,是否還值得大力推廣?該事件引發了行業的熱議� |
照明行業陷入“質量門”的思�
節�燈電磁輻射超過公眾照射安全�?
近日,遼寧衛視播出“節能燈電磁輻射超過公眾照射安全值”的新聞,環保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高工向元益現場監測節能燈電磁輻射,發現其超過公眾照射安全值,提醒公眾應與節能燈“保持距離”�
那么,節能燈的電磁輻射是否真如報道所言10cm范圍輻射�9倍?筆者認為,節能燈有輻射是肯定的,但是�10cm范圍輻射�9倍”的論斷暫難定論,還需要更為權威的檢測機構在不同工作頻率下進行檢測。輻射對人體是有危害的,假如沒有危害,各國就不會制訂電磁輻射量標準,我國衛生部和環保總局也不會制訂。既然已制訂了相關標準,就表明政府部門和老百姓有必要采取防范措施,預防超標輻射的潛在威脅�
廣東省在“十二五”期間,確定了一個目標,就是單位國內生產總之二氧�碳排�要實現下�19.5%的目標。因此,從今天的3�1日期,廣東省所有財政投資建設的照明工程及新規劃發展區域,在公共照明領域一律使�LED�
廣東省對LED項目的重大投資,表明了要把廣東建立成為“LED強省”的決心�LED照明的發展勢頭日趨火熱,廣東省政府也意識到LED行業的發展潛力,大力推廣以及協助LED項目,這不僅讓LED產業看到又一“曙光”,也為LED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企業的研發,需要政策的支持,政策是中國LED照明產業迅速發展的驅動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政府需要通過宏觀引導和調控,使國內LED半導體照�產業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布局。
雖則目前還沒有可靠的案例顯示節能燈電磁輻射超過公眾照射安全值后造成人體健康隱患,但理論上的煞有介事,還是應當引起企業和消費者的適當重視。為了防止輻射的可能,有專家呼吁市民不要“靠的太近”,但這只是舍本逐末的舉動,讓生產廠家如何將產品確保有效控制在照射的安全值范圍,這個才是治本。
當然,市場規范的不完善,導致的結果也往往是質量問題的“一浪接一浪”,從汞污染到電磁輻射,如此自然給不了消費者安全感。國家正規的檢測機構應對節能燈電磁輻射量訂立明確的指標,對電磁輻射的危害進行明確的說明,生產廠家將產品確保有效控制在該在指標范圍內,這才治本,才是促進節能燈產業發展的正道。畢竟,是政府市場監管缺失,行業及企業一致長期失聲,才將消費者至于輻射的危險之中。因此,還“安全”、“安心”于消費者,應責無旁貸�
事件回放�5�25日上午,雷士照明突然發布公告,創始人吳長江因個人原因已辭去公司及附屬公司所有一切職務。非執董、賽富亞洲基金創始合伙人閻焱獲選為董事長;張開鵬為首席執行官。截至記者發稿,雷士照明首席執行官張開鵬已經正式上任,雷士照明的新時代已經開啟。對于外界來說,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 |
資本市場是把雙刃�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ED專刊�7月刊,訂閱咨詢:0755-86149050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