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光來治療人類的疾病是一種很古老的方法,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等國家的時候就采用日光來治療疾病。�LED作為一種新型光源,隨著其生物學效應逐步被人們所認識,目前正逐步應用于醫學中并發揮積極的作用,本文將�LED在皮膚醫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地講解與描述�
一、影�LED生物學效應的光學參數
LED的生物學效應取決于不同的光學參數,包括不同的波長、流�(fluence)、強�(power density)、輻照時間、連續波還是脈沖波以及在臨床上的治療次數、治療間隔等。不同的波長可以到達皮膚組織的不同位�(如圖1)。一般來說,波長越長穿透能力越強,�400nm處穿透的皮膚組織距離不超�1mm�514nm穿透的距離�0.5mm~2mm�630nm穿透距離約1mm~6mm。同時不同波長的光可以被組織中不同的色基所吸收。在臨床上紅�(630nm~700nm)常被用于治療深層的皮膚組織結構,例如皮脂�;藍光(400nm~470nm)在光動力學治�(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中用于治療位于表皮的皮損;如果想到達皮膚的真皮層則需要更長的波長,如660nm的波長可以到達真皮的網狀層從而對真皮中的皮膚成纖維細胞發揮作用,而這也�LED光源用于光子嫩膚的原理之一。表1列出了臨床常用的LED光學參數�
此圖省略
二�LED在皮膚科醫學中的應用
1、光子嫩�(photorejuvenation)
光子嫩膚技術被定義為使用連續的強脈沖光在低能量密度下進行非剝脫方式的嫩膚治療。自2000年問世以來短短幾年內,光子嫩膚技術迅速普及全國,在各大中城市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已成為改善皮膚光老化的主要手段之一,這種技術可明顯改善皮膚皺紋、質地粗糙、不規則色素沉著及毛孔粗大等現象,已經得到眾多技術專業人員和美容訴求者的認可。皮膚光老化的特征性組織學改變是真皮基質中彈力纖維變性和膠原纖維成熟障礙,從而導致皮膚出現松弛和皺紋�
研究發現可見光到近紅外的LED光穿透皮膚表皮到達皮膚真皮層后,通過光熱和光化學作用,促使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再生和重新排列,從而達到減輕皮膚皺紋、增加彈性的效果。表2列出了用于光子嫩膚的部分LED光源設備�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ED專刊�11月刊,訂閱咨詢:0755-86149050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