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姚玉潔
中國銀聯日前宣布,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國“閃付”終端近300萬臺,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近場支付手機支付受理�
在第三方支付主導的二維碼支付被央行暫停的同時,傳統金融機構力推的NFC近場支付正在加大市場拓展。作為當前移動支付最熱門的兩大技術路徑,二維碼支付與NFC支付在安全、便捷性方面孰優孰劣?兩者誰將在市場決戰中爭雄?
金融機構加快NFC布局
現金支付和傳統的刷卡支付在新的移動支付面前已經有點落伍了。現在,不管是去超市購物、菜場買菜,還是去星巴克喝咖啡,憑藉NFC技術,消費者只需刷一下手機,就可以在1秒鐘之內完成支付�
隨著國內金融IC卡的規模推廣以及移動支付的加速普及,NFC近場支付正在一些小額快速消費場景普及,這是一種藉助短距離高頻無線通信技術來實現的支付方式,就像刷公交卡一樣簡單�
其中,中國銀聯主導的“閃付”,在各地行業應用項目累計超�100個,覆蓋公交、地鐵、出租、高鐵等各類公共交通領域。其中,上海地區“閃付”終端已達到17.7萬臺,覆蓋了家樂福、卜蜂蓮花、屈臣氏、全家等知名超市,以及麥當勞、漢堡王、星巴克等連鎖餐飲店,還包括市內數十家菜場、停車場�1800多臺自助售貨機�
實力雄厚的老牌金融機構在推廣NFC支付上投入血本。據浦發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丁蔚透露,浦發在上海地鐵閘機改造上投入了數千萬元。而中國銀聯相關負責人亦表示,每臺POS終端改造成本為300�500元,那么以當�300萬臺的總量來計算,銀聯對此投入已�9億-15億元�
安全便捷誰勝一�
今年3月,央行對二維碼支付發出“暫停令”,使得這一支付方式為更多大眾知曉,目前主要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推廣。以微信計劃推出的“微POS機”為例,商家只需輸入消費金額,就會產生一個二維碼,消費者只需要用微信的掃一掃功能進行掃碼就可以完成支付�
中國銀聯移動支付部副總經理蔣海儉認為,NFC近場支付基于物理載體,有硬體加密,相比軟體生成的二維碼支付更安全�
但在使用便捷性方面,二維碼支付似乎門檻更低,只需使用手機“掃一掃”、輸入密碼即可。而使用手機NFC支付,不僅手機硬體需要具備NFC功能,消費者還需要到移動營業廳更換SIM卡,隨后綁定銀行卡、圈存小額資金。在完成這一系列準備工作后,消費者才可以享受“揮手間完成支付”的瀟灑�
標準之爭或更激�
艾瑞咨詢統計顯示�2013年國內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1.2萬億元,同比增長707%,預計2014年將達到2.9萬億元。移動支付已成為增長最為迅速的細分行業之一�
記者采訪發現,隨著各大金融機構和移動運營商的持續投入,NFC支付產業鏈漸趨成熟,準入門檻的降低使得刷手機支付越來越便捷。而第三方支付也在不斷完善二維碼支付的技術和安全標準。移動支付的路徑之爭將日趨激烈�
蔣海儉表示,目前支持NCF支付的手機主要是三星、小米、索尼等部分機型,未來NFC功能將成為手機出廠的標準配置;中國移動、商業銀行目前新發的手機SIM卡和IC晶元卡都已經具備了NFC支付功能。隨著前置硬體門檻的降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使用揮手即付的近場支付�
國際巨頭的加入也可能加速NFC支付的推廣。蘋果最近獲批了兩項與NFC技術有關的新專利,業界猜測其可能將這項技術應用到IPHONE6機型上�
與此同時,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推動二維碼支付方面的努力從未停歀�
日前,阿里巴巴宣布將�2014年度投入4000萬元與合作方共建安全基金,主要投向反釣魚聯防、反木馬聯防、反洗錢、反惡意攻擊、用戶信息保護等領域。基金將在主管部門指導下與銀行、金融機構、同行、安全廠商開展合作。阿里小微金融集團副總裁、首席風險官胡曉明透露,阿里目前正在央行的帶領下制定和完善二維碼支付標準�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