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中關村參加了一個家電論壇,大家討論的其中一個焦點問題是電視面板的國產化。去年底,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聯手開發、生產第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宣告生產線宣布正式啟動。同時,該項目的運作主體——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華星光電)也宣布正式成立。
這對我國的彩電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過去一年,由于全球液晶面板工廠在過去一年開工率嚴重不足,導致全球消費電子巨頭在全球搶購面板,尤其是液晶面板,供不應求,嚴重影響了國內彩電的生產,我國幾家彩電生產廠商吃盡了苦頭。
導致這種現象的癥結在于中國內地企業自己做不了液晶面板,幾乎所有的液晶面板尤其是用于液晶電視的液晶面板大小尺寸都依靠進口。中國內地液晶面板技術依舊止步于第5代以下生產線,而五代線以下的面板只能用于手機和小尺寸電腦屏幕。 事實上,業內人士早就認識到,改變受制于國外幾大面板生產商的尷尬局面,中國彩電業真正崛起,只有合理安排分配,統一規劃,在技術上有了突破,實現彩電面板的國產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液晶面板決定著電視廠商的生產能力,同時也左右著彩電企業的研發進程;而殘酷的現實是,我國內地企業遠遠落后于日韓和臺灣地區,處于弱勢地位。在液晶電視向大屏幕發展的趨勢下,國外大型面板企業掌握著最先進的面板技術,掌握著屏資源,話語權自然掌握在人家手里。國內彩電企業看似紅紅火火,其實底氣不足,發展缺乏后勁。
分析國外大型家電企業的發展之路,我們便會發現,打造全產業鏈模式是家電企業成功的關鍵所在。無論是三星、LG,還是夏普,均擁有自己的生產線,由此獲得了市場話語權,才得以稱雄世界。遺憾的是,國內企業在這方面起步較晚,在自主研發大大落后,才會出現如今“虛火”的局面,更多的彩電企業其實更像是進口面板后再組裝成電視,這樣,企業的發展自然受制于人,在與日韓等彩電企業競爭時處于極為不利的位置。
所以,華星光電成立,主要依靠我國自主創新建設的、迄今國內最高世代TFT-LCD生產線——第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落戶深圳,是我國在建立平板顯示產業競爭力和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方面邁出的關鍵的極具戰略眼光的一步,也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一個新的里程碑。如果這個項目進展順利,一方面,TCL將擁有自主發展話語權,另一方面,優秀的液晶研發團隊也將成為對抗日韓彩電企業的一面旗幟。
我國不是沒有面板生產企業,只不過作為核心技術并占據整機絕大部分成本的面板生產線一直停留在低次代與較低技術水平層面,而且我國液晶面板產業生產規模至今仍只占世界生產量的10%左右,而且這10%也都是集中在生產小尺寸上的,用于電視制造的幾乎為零。所以,現在的問題是,這一面板生產的重大舉措能否打破我國液晶電視大尺寸面板受制于人的局面,贏得中國本土企業在全球平面顯示產業的話語權?而且日韓企業一直在試圖遏制中國國內面板生產商的發展,國內企業真的有實際突破日韓的合圍嗎?
這樣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彩電平板化的趨勢,我國對液晶面板的需求越來越大的現實看,華星光電的發展前景比較樂觀。Display Search最新預測,2012年液晶電視全球銷量將達1.88億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屆時中國市場份額將達21%,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消費市場。背靠如此龐大的國內市場,華星光電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當然,這種大型項目離開國家的扶持是不可想象的。好在2009年4月,國務院已經批準印發了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將TFT-LCD液晶平板顯示列入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一系列政策充分顯示了國家對該產業的重視。所以,業內人士認為,從國家的角度看,進軍液晶電視上游的面板行業對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的全面升級,對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對國家拉動內需也相當有利。
華星光電上馬8.5代面板,是不是合適?華星光電的技術水平究竟怎樣?會不會像此前的一些企業一樣就算企業切入了面板生產領域,也只是停留在面板組裝層次?
的確,技術的自主創新和突破是打造全產業鏈家電產業的關鍵。而中國企業要想獲得液晶產業的核心技術,就不能依靠長期以來“市場換技術”的固有思路,陷入“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怪圈,就必須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而這一條道路也并非一蹴而就的,必須下大決心大力氣來研究與實踐。
作為中國內地率先誕生具備TFT-LCD彩電產業鏈全制程的企業,TCL決心將產業鏈條向上延伸至核心部件領域,完成新型平板電視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形成良好的上下游配套,從整體上提升中國彩電企業的競爭實力,對于改變我國彩電企業“缺芯少屏”的現狀,意義重大。
TCL的雄心并非一日之思。早在多年以前TCL就著力于液晶面板產業人才的儲備,而今賀成明、陳立宜、金旴植、杜智勇、王國和、黃文君等200人的核心技術人才團隊建設已經完成,此批核心技術人才團隊學歷水平高,業內經驗豐富,覆蓋了從制造的全流程到研發、品質、基建、供應鏈等全部環節,可以說華星光電是目前國內高世代面板工廠中技術實力最強的團隊,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研發與創新能力。
8.5代線的選擇同樣可以視為TCL一個切合中國實際的明智選擇。液晶面板生產代決定的是面板分割尺寸的大小,一般來說,第5代線主要針對26英寸以下的產品;第6代線主要針對37英寸及以下的面板;第7代線主要是針對47英寸以下的產品;8代線則主要針對55英寸以下的產品。從市場狀況來看,超高世代線雖然能切割更大尺寸的液晶面板,但是實用價值非常有限,投產大產出低。相比較而言,8.5代線則有著非常高的切割效率,切割覆蓋尺寸較廣。可以說8.5代面板生產線,在近些年來將會是國內未來電視面板的主流,也是適合中國市場的面板生產線,因而業內人士普遍看好其市場前景。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