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中國液晶電視出貨量有將比去年增長35%,2012年液晶電視全球銷量將達1.88億臺,液晶電視市場呈現的一番“繁榮”景象,讓業內人士均看好液晶的發展前景。三星、LG在中國投資高世代液晶面板線,與TCL、長虹、創維積極參股,都說明了彩電企業看好液晶電視的發展前景。本來,國內彩電巨頭進軍技術含量、經濟效應最高的液晶面板行業,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然而,5條乃至6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線同時投入使用,有可能導致面板過剩,最終結果則會引發液晶電視低價格化。
液晶前景看好彩電企業紛紛進軍面板行業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預測,2010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規模將達到3480多萬臺;DisplaySearch的最新預測也顯示了液晶電視美好的發展前景,2012年液晶電視全球銷量將達1.88億臺。DisplaySearch還預計,2010年中國液晶電視出貨量將較去年增長35%,液晶電視高速的增長速度,讓電視制造企業不能不相信未來的客廳將全部被液晶電視占據,就連一個置身碟機行業十多年的廣州企業今年也謀劃布局液晶電視業務,“在影音行業,目前仍然能夠擁有巨大市場需求的產品,除了液晶電視就再無其他了”,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廠家如是說。
2010年上半年,電視機的銷售情況非常樂觀,尤其是液晶電視,沈陽長春家電批發市場的王麗君女士告訴慧聰網:“托世界杯的福,最近電視機賣得挺好”,其實不僅僅是最近,整個上半年,無論是CRT電視還是液晶電視,廠商的出貨量都很不錯,有調查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所有種類電視機的出貨量就達5500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55%。然而,增長最快的還是液晶電視,一季度全球液晶的出貨量超過4000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50%,巨大的市場需求讓很多電視機企業“坐不住了”,紛紛進軍上游產業,謀求液晶面板行業的話語權。
擔憂:液晶面板過剩將導致成品瘋狂價格戰
6月底,隨著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建計劃審批完畢,結果卻極有可能從“5選2”演變成“5選3”,國內彩電企業涉足液晶面板領域的討論再次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長期經營三星和康佳電視的王麗君女士認為,如果5條甚至6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同時投入生產,極有可能導致面板過剩,最后也必將會影響到成品的價格,價格戰越演越熱或許是最終的結果。可能有人要說,液晶電視的成本降低,必然直接導致終端售價降低,那么,消費者將能享受實惠,但是,偷工減料的情況也很可能出現,“面板過剩,其實很有可能導致整個液晶電視市場更混亂”,王麗君擔憂道。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與通信研究院徐永鍵博士也表示,5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線投入生產,必然會導致液晶面板過剩。DisplaySearch也預計,到2012年中國本土及外資企業的大量生產線“開始量產”時,整個FPD(平板顯示)產業將“陷入供給過剩局面”。已經獲批的北京京東方8.5代線液晶面板今年三季度將開始投產,出貨量將占據全球面板產能的5%;華星光電第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則預計2011年8月試生產,年產26—32英寸、46英寸以及55英寸液晶電視模組約1750萬塊;合肥鑫晟光電8代面板產線面板年產能估計達到1380萬片,主要用于47、52及55英寸等大尺寸液晶電視。
按照目前已經獲批的三家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企業,以及三家極有可能通過審批的三家企業,一共就有六家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企業,而以每家企業液晶面板年產量1500萬片來計算,6個企業的年產量將達到9000萬片,以目前彩電企業的消化能力來說,確實存在面板供應過剩的可能。
有評論指出,2012年液晶面板出現供應過剩的話,將有可能帶來液晶面板和電視機的低價格化,從而使以往的FPD行業格局發生巨變,而不少彩電經銷商則認為,液晶面板過剩最大的可能是造成液晶電視卷入更加殘酷的“價格戰”漩渦,形成混亂的經營環境,最終不僅導致經銷商銷售難度增加、利潤降低,而且會導致生產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低。曾經,碟機行業價格戰異常“瘋狂”,結果整個行業的產品定價只能越來越低;現在,音響行業的小客戶也時不時發動價格戰爭搶客戶,引發消費者惡評;將來,倘若電視機行業也發起大規模的價格戰,那么液晶電視是否會重蹈碟機的覆轍呢,值得業內人士思考!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