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創維、T CL、康佳等大陸八家彩電巨頭組團前往臺灣,履行年初簽下的53億美元面板采購訂單。去年,上述企業赴臺采購面板的交易額為30多億美元。
臺灣友達、奇美電、華映等面板企業希望能夠借此訂單,告別第二季度的慘淡業績。而隨著大陸彩電商自身面板生產能力的提高,今年大陸彩電企業暫別“面板荒”,面板價格的回落也降低了其成本壓力。
53億美元訂單解困臺企
昨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帶隊的面板采購團前往臺灣,參加“海峽兩岸平板顯示產業合作研討會”。海信、創維、TCL、康佳、長虹、海爾、廈華和熊貓這八家彩電巨頭此去將履行今年年初與臺灣面板企業簽訂的53億美元的面板采購訂單。
這已是白為民第二次帶團赴臺采購。去年她帶團赴臺,給臺企帶去了30多億美元的采購合同,她本人還因此獲得了“面板采購女王”的稱號。
不過,今年赴臺采購的環境較去年似乎略有不同。去年,大陸液晶電視生產遭遇“面板荒”。大陸彩電巨頭組團前往臺灣,豪擲30多億美元訂單仍難補缺口。而今年,中國消費市場平板電視需求量增速明顯放緩,1-6月份的需求量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
增速放緩是否會打擊大陸采購商的熱情,使采購目標“縮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昨日向南都記者表示,53億美元的采購目標應該能夠完全實現。液晶電視市場需求雖然增速放緩“但市場需求擺在那”。
在臺灣,友達、奇美電等面板巨頭早已在翹首等待大陸采購團的到來。由于第二季度屬于電視銷售淡季,友達與奇美電的股價相比年初已跌去30%左右。它們正等著53億美元訂單的履行,來提振下半年的業績。
今年可暫別“面板荒”
在赴臺采購的同時,大陸彩電廠商也集體提升自身的液晶面板生產能力。
日前,深圳華星光電8.5代線獲得政府10億元補貼。按照計劃,華星光電與京東方北京8代線、龍飛光電昆山7.5代線都將在2011年第三季度實現量產。同時,包括廣州L G D等在內的高世代線也在等待發改委的最后審批。有媒體推算,到2012年,大陸液晶電視面板可以保證完全自供。
對于這一說法,郝亞斌持否定態度。他說,從市場需求判斷,國內的面板生產不可能在兩年內達到自給自足。他同時表示,赴臺采購只是國內彩電商全球采購的一部分,今后與臺企的合作規模和方式有何變化也還未可知,“不排除臺企到大陸投資建面板廠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國內電視企業可以暫別“面板荒”。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分析,液晶電視面板的供應今年3月以來增加了20%,但同期全球液晶電視的增長幅度只有10%左右,所以面板供應短期已經出現過剩。
與此相印證的是,從去年開始一路上漲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也出現回落。Displaysearch的調查顯示,今年5月中旬面板價格每片已下跌1-3美元,進入6月,這一趨勢仍在繼續。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