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面板巨頭被相繼拿下后,美國又盯上了另一家臺灣企業(yè)。
當地時間6月10日,美國司法部對外宣布,友達及其美國休斯敦子公司,以及6名高管涉嫌于2001年9月14日至2006年12月1日間參與操縱液晶面板價格,美國舊金山聯(lián)邦大陪審團已對其起訴。
據悉,被起訴的友達高管包括副董事長陳炫彬、總經理兼CEO陳來助、前業(yè)務執(zhí)行副總經理熊暉(現任佳世達總經理)等。
從2006年底以來,美國政府一直在推進一項針對面板市場的反壟斷調查,眼下指控友達只是該調查的最新進展。在此之前,已經先后有6家面板廠商承認操縱價格,公司和相關責任人都受到了判罰,包括中華映管、夏普、LGD、愛普生影像設備(EpsonImagingDevices)、日立顯示器和奇美。
與6家同行選擇認罪并與美國司法部和解不同,友達走上了對抗之路。
對抗到底
6月11日,友達在官方網站發(fā)布聲明,稱“自2006年12月TFT-LCD產業(yè)調查開始后,友達即配合美國司法部及其他主管機關之調查活動,但對美國司法部今天所為處置感到失望”,“友達相信本案之事實與司法部之控訴并不符合”。友達還在聲明中表示,“此起訴對公司正常營運目前并無重大不利影響”。有一部分分析人士也有同樣判斷。“由于友達此前暗示過會遭到控告,所以眼下之事沒有引起那么大的震動,”臺灣工銀證券分析師DennisWang認為,”即使友達不得不更換高管,也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友達確實早已為成為被告做好準備。今年1月,它曾表示,預計美國及歐盟的反托拉斯調查可能導致公司或管理人員遭到起訴,公司不排除和解等任何可能性。為此,在去年第4季度,友達計提近百億元新臺幣的業(yè)外支出備戰(zhàn)訴訟,不惜因此導致公司季內轉盈為虧。
從友達成立后一直擔任董事長的李焜耀也在第一時間站出來表態(tài),稱“友達本來就沒有錯,為何要認罪?”
李焜耀表示,在與美國法律界人士討論后,友達更自信沒有錯,而且美國政府常用恐嚇手段來嚇唬廠商,借此希望廠商協(xié)商認罪。“最終法院判決的結果誰也不知道,但由于操縱價格并不是事實,友達也沒有做錯事情,法律界人士也支持這樣的看法,大家就到法庭上見吧?!彼缡钦f。
按照原計劃,與友達同屬明基友達集團的威力盟和佳世達均定在6月15日召開股東會。由于被美國起訴的陳炫彬和熊暉二人,一個身兼威力盟董事長,另一個是佳世達的總經理,因此,兩家公司的股東會備受矚目。
15日的佳世達股東會由兼任該公司董事長的李焜耀親自主持。他表示,如果沒有錯,卻認罪而不上法庭,反而是不誠實的事。他的看法是,“友達正是因為不愿認罪而被美國政府起訴”,而這也成為全球第一起正式進入司法程序的面板廠商操控價格案件。
2008年11月10日,美國司法部對外宣布,韓國LGD、日本夏普和中國臺灣地區(qū)的中華映管承認操縱面板市場價格,將分別承擔4億美元、1.2億美元和6500萬美元的罰款。之后,另外三家被調查的面板企業(yè)也陸續(xù)認罪受罰,6家公司被處罰金總額超過8.6億美元。友達的兩家本土同行——中華映管和奇美都有高管赴美入獄服刑,涉及中華映管前董事長兼CEO林鎮(zhèn)弘等三人,和奇美前總經理何昭陽等兩人。
值得注意的是,友達在聲明中特意提到,“當一般組織或公司面臨罪行指控時,通常都嘗試去歸罪于某人,甚至是歸罪于自己的經理人或員工。盡管其他組織或公司都可能如此處理,然而這并不是友達經營企業(yè)的方式,友達目前也不選擇此途徑。”李焜耀也直言,“有些公司被控告就認罰錢或是找員工當代表人去關,這樣不好?!?/P>
在代表友達表明立場的同時,李焜耀繼續(xù)給投資者吃“定心丸”,他稱公司已有萬全準備,絕對不會因司法案件影響佳世達或友達的正常營運。友達的態(tài)度鞏固了投資者的信心。聲明發(fā)布當天,該公司股價上漲3.05%,收于30.4元新臺幣。
暴虎馮河?
友達被美國司法機構起訴是意料之中。
事件起因源自于2006年。當時,戴爾、摩托羅拉和蘋果共同控訴幾家液晶面板大廠在2001年-2006年間聯(lián)手操縱全球液晶面板價格,導致他們這些下游廠商蒙受損失。接到起訴后,美國司法部、歐盟貿易委員會,以及日韓兩國的公平貿易委員會先后向包括友達在內的8家面板制造商發(fā)起反壟斷調查。
圍繞聯(lián)合操控市場價格的問題,面板行業(yè)儼然成為眾矢之的,而上述三家原告廠商發(fā)起的控訴僅僅是開了個頭。過去不到一年時間內,ATT和諾基亞也加入訴訟行列,戴爾于今年3月再度對五家亞洲面板廠商提起訴訟。其中,ATT的訴訟對象名單中又出現了友達的名字。
美國舊金山地方法院在本次針對友達的起訴書中指稱,涉案公司在會面時分享了LCD面板生產、出貨、供應與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對于交換信息的問題,服刑前的何昭陽在公開場合的一次表態(tài)頗耐人尋味。他說,美國對企業(yè)集體操縱產品價格的定義與他們的看法非常不同,“我們以為只是握手聊天,跟老朋友見面聊得開心,(對價格)講歸講,并沒訂合約,也沒真的去實行,甚至以為只是孫子兵法上的欺敵策略,但是這樣也是不行的,會被視為違法?!?/P>
舊金山法院在起訴書中還稱,2001年9月,四家臺灣面板企業(yè)在臺北的一家賓館內會面,約定今后每月碰面一次以操縱面板價格,友達是其中之一。兩家韓國面板企業(yè)稍后也參與其中。
李焜耀表示友達是清白的,而且掌握許多有利的證據,“對的事要據理力爭,把事情弄清楚比較重要”,相信美國司法制度仍是公平公正的??傊?,他相信友達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友達表現出了為自己辯護到底的態(tài)度堅定,但仍有聲音對未來的判決結果表示擔憂。6月15日,臺灣證券投資機構臺新投顧撰文《勇氣可嘉?還是暴虎馮河?》,分析指出友達取勝的前景黯淡。
該機構列出兩點理由,其一是其他相關業(yè)者已經認罪,大環(huán)境對友達極端不利;另一點是友達要面對的律師事務所,當初曾“以DRAM訴訟一戰(zhàn)成名,告倒一眾歐美和亞洲的DRAM制造商”,“以DRAM和LCD產品制造特性的相似度,友達的勝算不大”。
有面板業(yè)者指出,美國對面板廠商的處罰,是以廠商在美國的銷售收入為基礎,再加入認罪協(xié)商內容等進行綜合考量,后者甚至包括認罪時間的早晚,越遲達成和解面臨的處罰金額越高。
美國司法部表示,被起訴的高管可被判處10年徒刑及100萬美元罰金,公司可被處以1億美元罰款,但最高處罰金額可以達到犯罪獲利的兩倍,或受害廠商損失的兩倍。
去年末,奇美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后收到的罰單為2.2億美元。有業(yè)內人士對比奇美的受罰情況分析,認為友達可能面臨2.5億美元的罰金,如果它遲遲不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未來被裁定的罰款金額可能超過3億美元?! ?nbsp;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