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了市場的時間分割方式三維(3D)電視,近來部分產品中出現了回歸為Patterned Retarder方式(偏振光方式)的跡象。
2010年已經投放或宣布投放的3D電視,基本上都采用了時間分割方式。但是,時間分割方式被指存在以下兩個問題:(1)因串擾而導致畫質劣化;(2)采用主動快門方式的3D眼鏡在成本、安全性及兼容性上閃存在課題。
3D液晶電視一般采用240Hz驅動的液晶面板,另外在部分產品中,還同時采用LED背照燈的掃描等降低串擾現象等改善措施。不過,在240Hz面板中8%以上會發生串擾,即使同時采用掃描也會發生5%的串擾。有觀點認為,即使是相當于600Hz的等離子電視,也有3%的概率發生串擾。
(2)關于3D眼鏡的安全性,由于眼鏡本身配備了充電式電池和控制器等,因此需要對萬一出現的破損以及EMI(電磁干擾)等問題采取應對措施。在由大型電子廠商主導制造的現階段,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但是,在市場達到擴大階段,由第三方和低端制造商生產的類似品出現后,安全對策的有效性可能到達極限。
關于3D眼鏡的兼容性,在實際收看時有很多限制。3D電視和3D眼鏡間的調諧采用了IR(紅外線),原因是紅外線只有直線行進性。目前,正在討論采用藍牙等其他方式,但由于信號方式會發生變化以及制造時間的因素,3D眼鏡的信號無法獲得兼容性。換言之,今年買的眼鏡(Goggles)要想在幾年后還可以使用,就需要支持向下兼容,這自然會成為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
開始強化Patterned Retarder方式的提案
因此,很多液晶面板廠商開始著重Patterned Retarder方式的提案。Patterned Retarder方式的3D電視截至2009年已經向市場投放過多款量產產品,但是由于與時間分割方式相比在成本和畫質上處于劣勢,因此市場逐漸轉為衰退。另外,3D內容以光盤等盒裝媒體(Package Media)為中心,藍光光盤可以收錄全高清的3D內容,因此各大廠商提出了可支持全高清3D的時間分割方式,這也是Patterned Retarder方式逐漸衰退的一大因素。
不過,由于Patterned Retarder Film(圖案相位差膜)的供應體制等的改進,出現了成本降低趨勢。為了能夠通過構筑量產體制進行大量供貨,各大廠商正在推進基材的改良等。Parterned Retarder方式在視角和畫質性能上存在一定的限制,但同時又擁有3D眼鏡可以非常廉價地供應這一優點。
2011年對3D電視的要求方向性將是“在維持3D畫質的基礎上實現低價位”。電視機廠商計劃擴大3D電視的產品陣容。不過,尤其是在30英寸級以下的畫面尺寸中,如果采用240Hz面板的話,成本就會增高,從而對低價格化帶來限制。因此,考慮采用Parterned Retarder方式的企業越來越多。
另外,時間分割方式也開始致力于降低成本。目前的開發方向是:改善圖像信號或提高液晶面板本身的響應速度,由此即便是低于240Hz的面板,也可以減少串擾現象的產生。
有關從技術和市場戰略對3D電視的未來進行考察和預測的結果,將在8月27日舉行的“第8屆TSR研討會 3D顯示器及業務的現狀和未來預測”上進行發布和具體介紹。(特約撰稿人:林秀介,Techno Systems Research)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