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松下、索尼之后,夏普也在日本投放了三維(3D)電視(參閱本站報道)。為追趕這三家公司,據說東芝也將于8月上市3D電視(參閱本站報道)。2010年被稱為日本的“3D電視元年”,電視機廠商將3D電視定位于繼二維(2D)電視之后又一“機不可失”的產品。因此,本文將以3D電視為對象,從“節能”主題出發,分上下兩篇談談筆者的看法。
從事FPD關聯業務的筆者對3D電視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在6月24日于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第18屆3D&虛擬實境展”上,筆者聆聽了夏普副社長松本雅史以“夏普3D戰略”為題的演講。
影像眩暈、眼睛疲勞及景深感等人體生物學方面的課題自有專家去解決,筆者關注的是“3D電視的影像較暗”的問題。
隨著演講的深入,在標題為“3D電視以往技術課題”的幻燈片中,出現了“(1)亮度不足,(2)串擾現象,(3)影像清晰度低且內容不足”的說明。這里的(1)亮度不足是指,如果將以往電視(2D電視)的亮度設定為100的話,佩戴主動快門眼鏡觀看的3D電視的亮度僅為10。對于亮度只有1/10的原因,松本的解釋是:在液晶面板的影像進行3D化后,面板的亮度會降至約25%,這時再佩戴眼鏡觀看的話又會降低40%,合起來便成了10%。
先不說技術上有無證據,只是這一解釋就意味著,“如果是在2D電視上觀看過最大亮度為400nit 編輯部注)影像的人,在佩戴眼鏡觀看3D影像時,體感亮度就只有40nit”。因此,夏普一直在致力于提高液晶面板的亮度。松本展示了標題為“利用獨一無二的技術解決課題”的幻燈片,其中以“利用4項獨一無二的技術來實現高畫質3D顯示”為題介紹了各項技術,表示已經實現了亮度為以往3原色液晶面板約1.8倍的3D電視。
不過,即使這樣也只是從10提高到了18,畫面依然偏暗。
編輯部注)電視亮度或輝度的單位通常使用屬于SI單位的“cd/m2”來標記,而本文為了與后述的韓國LG電子的說明相統一,使用了“nit”。1nit=1cd/m2。
分別以2D和3D模式觀看同一液晶面板時亮度如何?
目前幾乎找不到與3D電視的屏幕輝度(明度)相關的信息。不過,筆者在參加2010年5月于美國西雅圖舉行的“SID 2010”時,在展會會場曾經看到過有關數據。下面是韓國LG電子展示的液晶面板公布的具體數據。
該表并非47英寸液晶電視的性能指標,而是IPS液晶面板的相關數據。由于有解說員在場,因此筆者向其詢問“Brightness(亮度)是如何測定的”,得到的回答卻是“不清楚”。看來要想進一步打聽快門眼鏡(Shutter Glass)的構造和原理,以及單眼觀看時的體感亮度等技術的話會更因難。不過,既然該面板打出了“Minimum Crosstalk”的招牌,作為核心要素的串擾率又為何沒有任何記載呢?看著LG電子的展板,筆者的心頭又涌起了這樣的疑問。
下面將話題再回到亮度上來。筆者在2D模式下觀看該液晶面板的影像后,又戴上眼鏡在3D模式下進行了觀看,感覺3D模式下無疑變暗。因此,450nit變成65nit的說明看樣子是符合實情的。
為何如此之暗——原因在于眼鏡和單眼觀看
其中的原因似乎主要出在主動快門眼鏡上。雖說是眼鏡,但原理上可以理解成是“無彩色濾光片且無TFT”的液晶面板。電視廠商及面板廠商采用的眼鏡具有何種構造及性能雖不清楚,不過東芝移動顯示器(TMD)在5月18日公布的、與“3D眼鏡用OCB液晶面板開發”相關的新聞資料中表示,“透射率為33%”。其偏光板采用2塊方式還是1塊方式不得而知,如果是兩塊偏光板式的液晶快門,33%的透射率數據是可以理解的。這時,3D電視的亮度在穿過該眼鏡后就會變為1/3。
另外,使用該眼鏡時是通過左右眼(單眼)來觀看左眼及右眼用的影像。而日常生活中是不會用單眼來觀看物體的。打個比方的話,這就像是在用兩眼觀看以50%占空比閃亮的白色LED及LED光線打到的物體,這時“體感亮度”就會減半。這樣便可輕松推斷出,眼鏡透射率加上單眼觀看會使體感亮度降至1/6。
此外還有一些使亮度進一步降低的原因。這就是響應速度因液晶緣故而較慢,也就是快門開合性較差。由于因此會發生串擾現象,所以作為減輕串擾的對策,縮短了快門處于打開狀態的時間,并在液晶面板的影像中插入了全黑畫面顯示。這些小竅門的采用會使亮度變得更暗。因此,夏普進行說明的10這一數值,以及LG顯示器列出的數值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下篇中,筆者將針對眼鏡式3D電視的亮度和視聽環境,對作為正題的電視節能和3D電視展開論述。(未完待續)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