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指紋芯片、雙攝像頭以及某些公司為下半年的項目和產品備貨,已經造成了晶元廠、封測廠產能吃緊。一些攝像頭芯片、指紋芯片,甚至于采用半導體TSV工藝的三極管、內存芯片等,都出現了缺貨現象,并且業界稱這一情況至少要持續到九月后。以下是引自臺灣媒體的一則報道,臺灣消息�
臺積電產能爆�
在蘋果與非蘋手機芯片,以及指紋辨識、車用半導體和影像傳感器訂單齊揚帶動下,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的8寸及12寸晶圓生產線重現客戶排隊潮,法人看好,臺積電�3季營收將勁升,季增率可望超過15%,甚至接近二成,再創單個季新高�
據了解,相關晶圓缺貨潮已擴散到聯電等晶圓代工廠。業者提醒,可能擠壓到接單價格較低的LCD驅動IC業者投片規畫,未來芯片廠搶晶圓代工產能大戰,恐將愈演愈烈�
臺積電不對客戶、訂單動向與法人預估財務數字置評,強調將�7�14日的法人說明會中,釋出展望�
不過,臺積電大客戶之一—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日前透露,晶圓代工產能正缺貨,最�9月才會紓解。蔡明介的一席話,凸顯晶圓代工產能現正吃緊�
設備業者指出,今年首季臺積電和聯電也曾出現客戶搶產能的盛況,當時主要受�206南臺灣強震影響,導致臺積電、聯�28�40納米以上成熟制程訂單被迫延后,擠壓原已排定的訂單,這些訂單陸續�4月消化,半導體產業景氣也重回正軌�
隨著臺積電排定為蘋果代工�16納米新芯片本月開始搭配整合扇出型(InFO)大量產出,下季進入出貨高峰,加�28�40納米以上成熟制程訂單,受惠于非蘋果客戶中低手機芯片、車用半導體和影像傳感器出貨增溫,集中在�3季拉貨,都將成為臺積電強勁的成長動能�
業界透露,受惠于蘋果與非蘋果手機芯片,以及指紋辨識、車用半導體和影像傳感器訂單齊揚,臺積電�8寸及12寸晶圓生產線重現客戶排隊潮�
臺積電前五月合并營收3439.14億元,年�6.4%,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在股東會指出,今年合并營收年�5%�10%的目標不變�
對照目前12�8寸晶圓供應缺貨,法人推估,臺積電�3季單月合并營收將站穩800億元之上,甚至可能跨越去年元月的871.2億元,改寫單月新�;�3季合并營收可望挑�2,500億元,季增�15%,優于市場預期,改寫單季營收新紀錄�
法人認為,臺積電營收增幅居業界之冠,主要�28納米制程市占仍居90%之高;16納米同時兼具高效率和低成本的16FiFET+�16FFC,競爭力遠優于三星的14納米,讓主要芯片廠不得不靠攏,訂單塞爆臺積電�
28納米太搶手聯電接單滿載到Q4
雖然全球總體經濟仍充滿變數,但半導體生產鏈需求依舊暢旺。由于智能型手機、網通、物聯網等相關芯片,均在今年轉進采�28納米制程投片,不僅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330)今年下半年產能供不應求,晶圓代工二哥聯電(2303)受惠于訂單外溢效應,以及高通、邁威爾等大客戶擴大下單�28納米接單已確定滿載到�4季�
聯電�1季受到南臺灣強震影響,單季合并營�344.04億元,毛利率季減6.0個百分點�14.6%;稅后凈利2.1億元;EPS�0.02�;低于市場預期。不過,隨著半導體生產鏈拉貨動能轉強,加上聯�28納米新產能陸續開出,聯電預估�2季晶圓出貨將季增�5%,平均價格將上漲1�2%,毛利率將回升到20%以上,產能利用率也拉升至87�89%�
法人表示,根據聯電的營運展望來推算,聯電�2季營收可望季�6�7%,約來到365�368億元之間,以4月及5月營收表現來看,6月營收應可沖�130億元以上,有機會改寫歷史次高紀錄�
事實上,雖然全球總體經濟仍充滿變數,特別是在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后,市場普遍看壞歐盟市場經濟復蘇力道,多數認為將對全球經濟復蘇造成壓抑效應�
不過,就短期市場變化來看,半導體生產鏈仍維持穩定成長趨勢;業界分析其中原因,包括生產鏈庫存水位已經見底,新興市場對智能型手機需求穩定成長,以及物聯網及車聯網等新應用已開始進入第一波的需求成長循環�
其中,近期投片需求最大的智能型手機、物聯網、網通等相關芯片,今年明顯轉換采�28納米制程。由于臺積電今年28納米擴產幅度有限,且全年訂單早已接滿,許多搶不到產能的訂單,已開始轉向正在積極擴�28納米產能的聯電投片。聯電受惠于訂單外溢效應持續發酵,不僅第3季營收可望改寫歷史新高,訂單能見度更已看到第4季�
聯電執行長顏博文日前表示,許多新無線通信產品的推出將帶動終端市場的需求,聯電預期28納米的出貨量有明顯增加,將帶動第2季營收成長。最大�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