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品牌陸續推出可撓式屏幕測試市場水溫,市調機構IHS預估�2017年可撓式面板出貨量將達到1.39億片,相�2016年有135%的高成長。三星和LGD今年都大舉擴充可撓式AMOLED面板產能,臺灣、日本、及大陸面板廠也都加緊腳步開發可撓式面板,都將加速可撓式面板普及�
除三星之外,2016年大陸品牌Vivo和小米都采用可撓式AMOLED屏幕。另外,愈來愈多品牌也都在開發可撓式、甚至是可彎折、可折疊的屏幕。特別是蘋果也計畫在2017年iPhone新機上采用可撓式AMOLED面板,預期會帶動可撓式AMOLED面板在整體AMOLED面板的滲透率提高�20%�
IHS指出,三星edge系列手機的成功,以及蘋果將推出可撓式AMOLED屏幕手機的消息,吸引許多手機品牌廠加入AMOLED陣營,并且希望面板廠能夠供應可撓式面板。不過由于技術門檻、產能限制,現階段可撓式面板實際供貨數量遠低于市場需求。不過供不應求的情況�2017年將會紓解,明年包括三星和LGD都有可撓式AMOLED面板的新產能投產,日本JDI等面板廠也計畫推出可撓式液晶面板,整體可撓式面板供應量會大大增加。然而,隨著各大品牌都推出可撓式屏幕的智慧型手機,產品外觀又趨于同質化,價格競爭還是難以避免�
從應用別來看,可撓式面板應用還是以行動裝置為主,其中智慧型手機占比就高達76%,智慧手表占比則大約是24%。其他應用像是平板電腦、VR虛擬實境、車用面板、乃至OLED TV等等,短期內都還不會大量采用可撓式面板,最快恐怕要等到2023年可撓式面板才會普及到其他應用產品�
過去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設計清一色都是平靀方方正正的外型,隨著可撓式面板技術成熟、產能規模逐漸放大,未來外型設計也會有更多彈性。除了現在可以看到的兩側可以彎曲的手機屏幕之外,未來可折疊、甚至是可卷曲的屏幕都會實現�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