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蘋果就發布了第一財季的財報�(2016年第四季度,2017年第一財季)財報顯示,蘋果第一財季營收和利潤都超出預期。蘋果第一財季營收上漲3%至創紀錄的784億美元,好于分析師平均預計的773億美�;每股收益�3.36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美分,較華爾街分析師的平均預期高�14美分�
財報發布后蘋果股價大漲,但是對蘋果質疑的聲音猶在,一個季度漂亮財報扭轉了蘋果過去幾個季度的頹勢,但是它為什么仍被質疑呢?
一、三星神助攻的黑天鵝不能持久
雖然蘋果第一財季的業績總體不錯,但是我們要看到,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業務是不樂觀的。第一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降12%,至162億美元,再次出現兩位數比例的降幅。雖然庫克解釋為這是香港銷量下滑造成的,大陸銷量在不考慮匯率波動的情況下,營收同比還增長�6%�
但是,大家都知道,香港本身并沒有那么大的市場,香港銷量就是大陸的水貨銷量。大中華區銷量下滑,就是蘋果在中國總體的銷量下滑�
蘋果并沒有解決大中華區銷量下降的問題。蘋果在這個季度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三星助攻的結果�
因為note7爆炸的影響,三星手機在這個季度銷售額下降�5.6%。讓出了大量的市場份額。而蘋果的iPhone與三星的Note7恰恰是直接競爭的關系,此消彼長造成了蘋果業績的回升�
而三星不會每個季度都神助攻,蘋果的這種非正常增長并不能持續。而在中國的下滑表明,中國的華為、vivo、OPPO等品牌正在侵蝕掉蘋果的市場�
因為目前這些品牌定價還不高,所以它們侵蝕的是蘋果的水貨市場,也就是庫克所說的香港市場。這個趨勢在,蘋果就難談逆轉�
蘋果的業績不錯,但是很難持續�
二、蘋果的iPhone依賴�
蘋果努力在拓展其他業務,但是蘋果對iPhone的依賴程度依然很高�70%的營收依賴于iPhone,iPad已經連續降了好幾個季度,Mac業務有小增長,但是不夠解渴,服務有利潤有增長率,但是規模太少�
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蘋果都依賴于iPhone業務。而iPhone所在的智能手機行業,已經進入到一個瓶頸�
歐美iPhone的市場占有率不錯,但是增長乏力。中國市場巨大,但是iPhone的份額受到本土品牌競爭在不斷縮水�
印度市場潛力巨大,但是iPhone定位太高,普及尚需時日�
一季度,iPhone只是在日本這個不太主流的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歐美一如既往的增長平�(這個平平還是三星助攻的結果),而在中國市場,iPhone處于守勢�
與iPhone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本土OPPO、vivo和華為品牌的一路狂飆。雖然這些品牌的利潤不能與蘋果相比,但是增長率是蘋果望塵莫及的。OPPO和vivo去年的出貨量同比增幅分別�109%�78%。它們也在嘗試進入高端市場。未來蘋果在中國遇到的挑戰會越來越強�
更糟的是,在未來的亞非拉市場,蘋果也會遇到這些品牌的挑戰,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尼�.沙阿(Neil Shah)指出,去年蘋果在印度售出�250萬部iPhone,同比只增長2%。而印度手機市場總體增長了18%�
飽和的市場沒有增長,未來的市場,蘋果吃不到。而蘋果又很依賴iPhone,這是蘋果的困境。一個季度的反彈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三、未來或在汽�
在智能手機上,蘋果只是和當年PC一樣搶了一個先手。當智能手機普及之后,即使是蘋果,也做不出足夠的差異化體驗了�
比跑分,蘋果的iPhone
7比大多數國產機高好多倍,而比實際體驗,很多貼心之處是iPhone沒有的,技術優勢帶不來體驗優勢,有黑科技變不了現,怎么發展都不會有革命性突破了�
所以,蘋果的未來不在iPhone,而在新產品。或者是蘋果汽車,或者是蘋果家政機器人(300024),或者是其他什么東西�
蘋果是一家長于搶先的公司,PC時代,蘋果搶出來個人電腦,移動互聯網時代,蘋果搶出來智能手機�
蘋果未必是第一個做某類產品的廠商,但是蘋果一定是第一個把某類產品做出革命性體驗的廠商�
當一個產品進入成熟期之后,蘋果的正確戰略是開辟新的戰場,而非在已經紅海的市場上做費效比很低的深度研發�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