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星壟斷了AMOLED手機面板,使得OPPO、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發展備受限制。于是國內面板廠商站了出來,并在手機廠商幫助下加快了建廠步伐,這些新廠將生產約95億美元生產AMOLED屏幕�
此外,還有消息傳出,智能手機標桿蘋果與三星新增了6000萬塊OLED面板的供應合同,加上去年底總�1.6億塊OLED面板。蘋果的舉動,一方面會引發其他廠商跟進,另一方面使得OLED面板更加緊俏�
所以,隨著智能手機對AMOLED屏幕的需求持續釋放,面板廠商不得不加大生產規模,掀起一輪建廠潮,以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及從中分得一杯羹�
OLED取代LCD是大勢所趨,與后者相比,OLED具備輕薄、省電、高性能等特性。而且OLED與傳統顯示技術使用的材料有本質區別,OLED使用的材料是有機物,傳統顯示技術使用的是金屬�
OLED�1947年發生有機發光二極管后,各大企業不斷加大研發OLED技術,面板良率大幅提升。直到今日,OLED顯示技術已趨于成熟穩定,并實現了大規模量產�
由于OLED面板價格高昂,特別是大尺寸屏幕,短時間內難以在家用電器及電視普及,更多的是在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使用。可穿戴設備在近年來表現低迷,因此智能手機成為了OLED應用最大的市場�
據《中國OLED產業市場預測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在OLED應用領域結構圖中,智能手機占比超過七成,達到70.6%;家用電器及電視僅僅占到�13.8%�
受制于技術難題,全球能供應小屏幕OLED的公司不多,三星可謂是一家獨大。據上述報告統計�2016年,全球99%的AMOLED面板出自三星,占據了絕對壟斷的地位�
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屏幕的壟斷優勢,令其對手機供應鏈話語權相當之大,牽制了下游手機廠商的發展。不少手機廠商不得不轉向國產OLED面板,給國內面板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
不過,國內OLED產業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產業鏈不完善,多集中在下游面板制造環節,上游設備和原材料環節相對薄弱,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總的來說,OLED是未來顯示技術的主要趨勢之一。面對技術革新帶來的市場機遇,國內面板廠商已經在積極布局,同時還要及時跟進加大研發投入,解決好原材料的開發和供應,為日后發力夯實基礎�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