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記者從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自主研發成功的儲存溫度為-45~103 的超寬溫液晶顯示材料,突破了液晶材料顯示溫度的極限,解決了低溫響應速度慢的世界性難題,打破了國外對這一戰略性關鍵材料的封鎖,站在了全球高端液晶顯示材料的前沿。
據了解,液晶材料是液晶顯示器的核心,直接決定液晶顯示器的使用范圍、響應速度和畫面質量,是由十多種組分混合而成的有機液體,其粘度隨著環境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導致低溫響應速度變慢。提高材料低溫響應速度成世界性科技難題。由于液晶顯示具備良好的抗震能力和顯示畫質的穩定性、可靠性,在下一代高端戶外顯示中有著非常重要的用途,也是國外尖端武器的重要元器件,占武器裝備信息終端的90%以上。寬溫液晶顯示材料產品及技術一直受到西方國家的嚴密封鎖。
“經過近20年系統研究,我們建立了獨有的液晶材料基礎理論和設計方法,形成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技術科研團隊帶頭人安忠維告訴記者,他們研究發現影響液晶材料低溫粘度的主要因素是分子間的作用力,并在液晶合成技術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創新地通過剪貼式分子設計和合成,將液晶分子由層狀結構改為螺旋狀結構,得到了300多種新液晶單體,使儲存溫度范圍顯著擴大,低溫響應速度增大。利用新催化方法將偶聯、縮合等多步反應一次完成,不僅提高了產率和純度,而且降低了成本和廢物排放。目前已取得單體組分、合成工藝和顯示材料授權發明專利20余件。
據介紹,這種超寬溫液晶顯示材料除滿足軍用武器裝備需求外,還可用于特制手機、車載等戶外液晶顯示器以及可穿戴設備,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