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互聯網電視爆發開始,到如今已經三年,這三年里跟互聯網電視有過“瓜葛”的品牌少說也有二三十家,然而大浪淘沙之后,意氣風發的和茍延殘喘的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誰快誰才有得吃�
昨天,暴風TV官方宣布累計出貨量已經達�100萬,這個數字對于傳統電視行業并不驚人,甚至于對一些互聯網電視品牌來說也不是望塵莫及,但暴風達成這個出貨量的時間卻非常短,僅有一年左右的時間,除了領軍者樂視,相信小米、微鯨、聯想等“老資�”,面對這個數字是笑不出來的,因為他們心里大概也清楚,在互聯網電視行業,快者為王,慢者為寇�
(圖注:樂視、暴風皆為公開數據,小米為公開數據推導,微鯨數據來自WitsView數據推測)
為什么速度決定生死?
最先入局互聯網電視的樂視,完�100萬出貨量用了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里,不僅扭轉了整個彩電行業對互聯網電視的看法,也扭轉了用戶對電視的認知,在這個速度中,互聯網電視破冰成功,用戶開始關注電視的體驗感、互動性,而傳統電視行業也開始謀求放棄硬件獲利的唯一路徑,轉向體驗和內容。從那之后,樂視保持了每�100%的增長率,這是先發的優勀�
樂視電視幾乎是用小米手機的套路獲得的成功,但這對于小米電視來說,又實在是一種悲哀。小米電視從2013年開始發售,第一年賣�1.8萬臺(中怡康數據),第二年賣了30萬臺,到了第三年年中才達�100萬臺的出貨量。常年維持著“線上銷量冠軍”�“最受關注互聯網電視品牌”的小米,在高期望中逐漸墮入了不被看好的凡塵,這背后除了盲目夸大粉絲力量之外,還有對供應鏈的失�(小米電視一代官網預�60萬,但三個月只出�1.8萬臺)、錯選了無營銷賣貨的策略以及把賭注全部壓在線上。在對小米的復盤中不難發現,小米是用一種完全不尊重傳統黑家電行業玩法的策略進入市場,然后被打得頭破血流,發展速度難以抬頭,于是奮戰兩年之后,小米已經完全失去了對標樂視的能力�
起碼在互聯網電視行業,慢的背后,就是錯誤的集�
在硬件、內容、技術都無限趨近同質化的互聯網電視行業,容錯率極低,想要高速發展就不能有短板,否則每一個短板都是發展的剎車片。比如微鯨�
�2015�8月至今,一年半的時間,擁有20億入場費、黎瑞剛夢幻團隊、阿里騰訊大腿的微鯨,累計出貨量并沒到一百萬,網上更是流傳著微鯨銷量慘淡的種種傳言,在這種情況下,微鯨還在燒錢請代言,而最神奇的是,入股康佳之后的微鯨依舊沒把線下渠道和售后做起來�“售后�”依舊是微鯨的最大標簽,甚至在它的官網上,你都看不到服務網點列表,只有一�400的客服電話�
發展速度是一個綜合指標,做正確的事才能找到空�
在智能電視滲透率突破80%之后,整個互聯網電視行業在傳統六大的駛入后已經成了一片血海,因此樂視和暴風打出的硬件免費戰略才是空間,入股TCL的樂視和依靠海爾日日順的暴風在售后上才到達水準之上,首推“大屏生態”的樂視和首提“VR電視”的暴風才叫正確的發展策略,反觀一味在線上謀求高端的小米、忽略售后高舉高打的微鯨、包括船大難掉頭的聯想都已經被踢出了互聯網電視發展的快車道,就像扔紙飛機,起步于低點就再也沒了上升的空間�
曾任創維集團彩電事業部副總裁的劉耀平曾預測2019年會出現一�“232”結構,他預言互聯網電視行業頂部將出現雙雄會,三家二流品牌處在中間狀態,另外兩家成為小而美,如今擔任暴風TV CEO的他不知道是否正在努力與樂視一起成為雙雄,但從發展速度來看,小米們的未來似乎已經塵埃落定了�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