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郭臺銘喊出要到廣州投資 610 億人民幣蓋面板廠,外界半信半疑,今年 3 � 1 日,廣州面板廠動土典禮,看起來郭臺銘 8K 面板是玩真的�
“增城”這座城,臺灣人很陌生,但卻是廣東各縣市人� GDP 龍頭,位在珠江三角洲東北方、廣州市的東邊,是汽車產業重鎮,日本本田汽車在此設廠�
但未來,臺灣人熟悉增城這個名字,將會是因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
3 � 1 日,郭臺銘個人為最大股東的 SDP 轉投資超視堺國際科技廣州(SIO�10�5 代面板廠,舉行了動土典禮�
郭臺銘親自飛到廣州分� SDP � 8K 面板上的能力與技術,并透露未來透過智能制造在廣州做顯示器、智能電視、電子白板生產以及高端的液晶技術產品研發。他打算從增城輻射到珠江三角洲產業供應鏈,企圖建構一� 8K 面板產業生態體系�
SDP 總經理孫月衛曾對媒體表示�2019 年將會是 8K 的轉折點,� 10�5 代線� 8K 面板� 8K 生態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當這些技術都能透過我們向外普及時,就能做到科技改善人類生活的理想,”孫月衛說�
去年,郭臺銘喊出將在廣州投資 610 億人民幣,和廣州市政府簽備忘錄蓋面板廠。許多人半信半疑,無法理解已經有一座日本堺工廠 10 代線的郭臺銘,為何還要到廣州蓋一� 10�5 代面板廠�
理由一:鴻海電視代工一直處于挨打狀�
要先回到鴻海去年完成入股夏普和入股堺工廠,原本是為了大客戶蘋果的小尺寸面板技術需求。但蘋果在今年有一個產品線的急轉彎,也就� iPhone8 要換� OLED 面板。這對鴻海在小尺寸面板方面的布局是有影響的�
“因此在大尺寸面板,拚電視代工訂單就成為鴻海比較重要的 priority(優先)�”集邦科技顯示器資深研究協理邱宇彬分析,像夏普電視品牌對鴻海來說,就是很重要的面板出海口,“夏普電視品牌有它的價值�”
他需要這座面板廠,而且有時間上的壓力�
鴻海有強化電視代工的壓力。以去年來說,鴻海全年總量大� 800�900 萬的規模,且偏偏這些單多� Sony 的組裝單,ODM 的訂單很少,利潤比較不好�
但幾個主要競爭者,譬如全球第三大的電視品牌中國 TCL,去年做到將近兩千萬的規模(注:品牌� ODM)是鴻海的兩倍多。另外一個競爭對手冠捷,去年也做� 1�700 � 1�800 萬臺,也是鴻海的近兩倍�
不只如此,就連面板廠京東方也開始自己組裝電視,去年竟� 600 � 700 萬臺的量�“今年號稱要破千萬,鴻海再不強化, 就被追過去了�”邱宇彬分析,可以透過夏普的品牌來沖刺�
但郭臺銘手上的面板武器,需要再升級�
“他需要這座面板廠,而且有時間上的壓力,”一面臺灣面板業資深經理人透露�
這名資深面板經理人分析,郭臺銘在大坂的堺工廠雖然 2010 年量產后,成為世界唯一一座十代線�“但連同蓋的時間,至今也 8�9 年了,面對未來液晶技術和經濟切割都不一定符合客戶需要,競爭力弱了些,郭臺銘是需要這座廠的�”
他進一步分析,廣州市政府是歡迎這個案子的,在土地取得和建廠上會給予優惠,“鴻海最大的成本其實只是買設備�”
理由二:比中國業者晚跨入 10�5 �
但時間是郭臺銘最大的壓力�10�5 代線可提� 65 吋和 75 吋最好的經濟切割效率。但中國面板業者早就紛紛搶進,鴻海算是后進市場�
譬如京東方在 2016 年就宣布于合肥興� 10�5 代線工廠,且京東� 10�5 代線規劃產能也能達每個月 9 萬片的水準,和鴻海廣州廠產能一樣,但京東方目前預計� 2018 年第 2 季就會量產,比鴻海廣州面板廠還早投入市場�
不只京東方,還有 TCL 撐腰的華星光電,目前 10�5 代線也是規劃� 2019 年量甀�
理由三:萬一中國啟動進口關稅保護主義
這也代表中國隨著國內產能愈來愈多,中國難保不會對面板開啟保護主義�
“當中國國內產能足以應負國內需求和外銷需求,如何幫中國國內面板廠抬轎?那就是拉高面板進口關稅�”邱宇彬觀察,如此一來鴻海在中國設廠就有時間壓力,因為一旦拉高關稅,就算鴻海有群創和夏普,都會被進口關稅卡到�
“鴻海一定要做到面板在中國生產,做到面板中國在地化,否則關稅多課� 2 � 3� 就慘了,做電視是微利的,”他說�
鴻海這條增城� 10�5 代線今年正式動工后,將在 2019 年完工,預計將在當地創� 1�5 萬名面板產業相關技術人員的就業機會,創� 920 億人民幣的年產值�
郭臺銘玩真的,也代表 8K 面板戰火在中國只會打得更洶涌了!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