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小心讓手機跌落并且磨花了屏幕,你通常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拿去修理,要么干脆換一部新手機。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群化學家為你提供了第三個選擇,他們發明了一種能夠自修復劃痕的手機屏幕材料。
這些研究人員對這種新材料進行了多種測試,包括測試其修復切口和劃痕的能力。他們將這種材料切成兩半,結果它們只用了24個小時就重新對接在一起。
這種材料的延展性能也很強,可以拉伸到原尺寸的50倍。這種材料是由一種可延展的聚合物和一種離子鹽組成,它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粘合力,這種粘合力又被稱作離子偶極相互作用,是存在于帶電離子和極性分子之間的一種力。這就意味著,當這種材料破裂或者出現劃痕的時候,材料中的帶電離子和極性分子就會相互吸引,從而達到修復的目的。
這是科學家們首次研制出能夠導電的自修復材料,特別適用于手機屏幕和電池。
某些LG手機比如G Flex已經在后蓋上使用了一種類似的材料,因此那些手機的后蓋也能自修復劃痕。但是那些材料不能導電,不能被用來生產手機屏幕。大多數手機屏幕下方都有一個電極網絡,當你觸碰屏幕的時候,你的手指就可以與它們形成一個完整的電路,從而達到操作手機的目的。
研究員們預計,這種自修復材料在2020年之前就能被用于生產手機屏幕和電池。
這種新材料背后的研發團隊已在美國化學學會4月4日召開的會議上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領導該研發團隊的化學家王超(音譯,Chao Wang)表示:“自修復材料距離實際應用似乎還很遙遠,但我相信它們很快就會被應用到手機上。會有很多自修復產品在未來的3年內問世,它們將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們會讓我們的手機獲得更優的性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