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的成立目的,是支持日本具國際競爭力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政策基金會,由該機構支持的主要日本電子產業廠,就是半導體相關的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與顯示器相關的日本顯示�(JDI)與JOLED,而現在雙方的差異,相當值得玩味�
瑞薩、JDI與JOLED,都是在日本政府的意向下,由日本電機大廠的相關事業獨立合并組成,其中還在進行技術研發,產品最快要2018年才能上市銷售的JOLED先不論,產業革新機構�2017年已經要出售瑞薩的股權,讓瑞薩走向獨立經營,JDI卻可能走向連續4年虧損的命運。而雙方的差別,成立時間與業種影響最大�
瑞薩雖然是在2009年成立,但其整合始于2002年,2011年因311大地震工廠受到破壞,因此產業革新機構�2013年投資取得約70%股權,隨后推動組織改造,逐步整并產品線與消除公司內部派系,并將事業重點集中在汽車零組件領域,隨電動車與自動駕駛帶動汽車電子零組件需求,讓瑞薩業績好轉�
JDI則是�2012年才成立,相對于脫離母公司已久的瑞薩,JDI內部各公司的隔閡問題較為嚴重,雖�2014年股票上市后,JDI�2014~2016會計年度(2014/4~2017/3)連續3年虧損后,都有裁員,但并沒有如瑞薩般徹底消除內部隔閡的報導,可說沒有徹底的組織改造�
JDI產品相對于瑞薩遠為單純,就是液晶顯示器,也因此主要客戶就是美國蘋�(Apple),雖然JDI致力開發大陸手機廠等其他客戶,但蘋果訂單占JDI營收比例,仍�60%,因此蘋果訂單的多少,幾乎就決定了JDI的業績好壞,比起還有電視需求的夏普(Sharp),獨賴蘋果是JDI經營上的最大弱點�
所以,當汽車半導體為首的產品,帶領瑞薩業績持續成長,得以對外購并擴張業務,同時讓產業革新機構決定將持股�69.15%減為50.09%,讓瑞薩擺脫產業革新機構保護網的同時,JDI則一直因為蘋果訂單低于預期,以及需要持續高額投資難以壓低經營成本的原因,持續虧損�
更麻煩之處,在于蘋果�2017年起要采用OLED面板,JDI的液晶面板銷路將更差;雖JDI要與JOLED合并,但據日本經濟新�(Nikkei)網站報導,JOLED的OLED面板,即使在2018會計年度,也來不及供貨蘋果,因此2017~2018會計年度,JDI轉虧為盈的機會,令市場擔心�
從這兩家公司的經營結果來看,值得讓人探討政府補助對產業是好是壞�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