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今年缺乏新題材,但在鴻海攜手榮創、群創以及夏普收購eLux股權之下,Micro LED被捧上天� 實際上,不僅巨量轉移、檢測設備卡關等技術問題有待解決;此外,目前面板廠、LED廠各自努力,將來供應鏈的整合也是一大問題� 一般認為,Micro LED真的量產問世,恐怕至少還�3�5年的時間�
蘋果、鴻海相繼投入Micro LED,使得這項新興技術備受矚目,相關業者股票更是漲翻天� Micro LED話題性十足,不過真的量產、商品化,還�5大關卡要突破:技術、設備、成本、供應鏈整合及市場等� LED廠商與面板廠商也都保守看待,認為要量產可能還需�3�5年的時間�
億光董事長葉寅夫表示,Micro LED不是LED廠的問題,而是精密機械的問題,如何將數量龐大、分散的Micro LED轉移到小方塊上,是非常高精密度的制程,目前各方高手著手開發,預估5年之內設備會比較成熟� 不過,第一代設備不夠精良,加上缺乏經濟規模,葉寅夫認為,初期Micro LED會有成本的問題,市場會局限在小尺寸上,如穿戴裝置�
友達董事長彭雙浪指出,Micro LED具有低耗能、高亮度、反應速度快、體積輕薄等優點,而且結合了面板和LED這兩大臺灣成熟的產業,也是臺灣有優勢的地方� 但是現階段巨量轉移制程不成熟,后續檢測、維修、模塊設計都還有很多技術、設備難關待突破,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佰鴻董事長廖宗仁則表示,Micro LED不容易做到物美價廉,小間距顯示屏算是Micro LED的前身,但即使是已經步入量產的小間距顯示屏,都被局限在小眾市場,更遑論Micro LED,廖宗仁認為,Micro LED并非砸錢就可以量產,只可以說是一個愿景,做不做得出來仍在未定之天,而且投資金額會非常巨大�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