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顯示技術Micro LED吸引蘋果(Apple�、Sony與全球顯示器供應鏈關注,未來2�3年內可望看到相關應用問世,然因巨量轉移等技術瓶頸尚未突�,目前業界對于Micro LED技術能否與OLED面板一較高下仍有爭議,其中,臺灣LED大廠億光、隆達董座紛紛表態看�,隆達董事長蘇峯正指�,OLED將是過渡性產�;億光董事長葉寅夫則看好Micro LED應用于穿戴式裝置、智能手機的成長潛力�
Sony率先展出全新CLEDIS顯示熒幕,為Micro LED商品化掀起話�,預計在2017年開始銷�,若�220�8K顯示熒幕為例,預計要價約1.2億日圓,相當�103萬美�,業界傳出蘋果即將啟用的新總部,可能采購Sony的CLEDIS顯示熒幕�
在國際大廠掀起Micro LED熱潮帶動�,供應鏈業者紛紛鴨子劃水加入Micro LED研發行列,工研院跨產業推�“巨量微組裝產業推動聯�”,鴻海集團也宣布投入研發,而面板業者如友達、群�、京東方等亦先后展開技術研�,希望突破巨量轉移的技術關卡�
近期大陸LED龍頭三安光電傳出早在1�2年前已開始布局Micro LED技�,并在大陸申請多項相關專�,從上游磊晶到巨量轉移均有涉�,并將Micro LED列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在臺系LED廠部�,上游晶粒大廠晶電作為全球產能最大的四元LED廠,若是Micro LED技術應用顯示技術采用RGB三色LED,晶電勢必成為主要合作對象,近日晶電也開�100微米Mini LED,盡管制程技術仍有差�,但被外界視為推向Micro LED的指�,甚至市場傳出晶電將可能成為蘋果的合作供應商�
葉寅夫認�,Micro LED技術瓶頸并不是在LED本身,主要是卡在精密機械設備問題,只要有設備就可以封裝及生產�5年內相關生產設備將可以發展成熟,只要生產速度提升、設備折舊成本降�,就有機會可以蔚為市場主�。至于在產品應用部分,Micro LED成本昂貴,并不適合與小間距顯示屏競爭,但有機會導入于手表、智能手機等消費性產��
蘇峯正則表示,Micro LED將成為未來重要的應用及技�,目前隆達已設置測試線進行研發,盡管業界認為量產難度高,但從過去OLED面板的歷史來�,只要有大廠愿意砸錢投入,技術瓶頸最后都不會是問�,目前面板廠也樂見Micro LED的發生,由于臺灣LED及液晶產業具有技術優�,透過跨領域的合作,將有機會在Micro LED顯示市場大展身手�
不過,新世紀光電總經理陳政權對于RGB三色LED轉移至Micro LED的良率及可行性抱持存�,他認為若要將Micro LED導入于手機熒�,在制造成本上將難以匹敵OLED面板降價速度,盡管新世紀也針對Micro LED進行研發,但未來將應用至其他利基市場�
Sony展示CLEDS顯示技術被視為Micro LED邁入商品化里程碑。韓青秀�
老牌LED廠佰鴻董事長廖宗仁亦認為,Micro LED不是現有LED設備可以直接投入,也不是錢丟下去就能做到,短期內Micro LED還沒有量產的可能�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