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與蘋果在手機門類產品上的角逐,真的不存在妥協這一碼事,永遠都在“相愛相殺”的兩個廠商,究竟誰能在此一役中奪下一城?
近期筆者就秉承“只虐屏幕,不搞機”的原則,將兩個品牌最好的產品拉出來做一個“最后一次巔峰對決”,看看誰才是今年最好的手機屏幕!
從iPhone 7誕生開始,這款產品就又一次的被蘋果的品牌效應及IOS的系統賦能給“神化”了,自這款產品上市至今,這款產品都在手機市場中的風口浪尖上,我想目前市場上沒有哪種產品能如iPhone一樣,擁有如此驚人的話題性與產品活力,那既然你是標桿品牌、標桿產品,那我們說什么都得拉你出來練練。
蘋果會步諾基亞后塵么?
產品依舊保持活力與話題性是令人振奮的消息,但我們始終要客觀的看待市場與產品之間的關系,正如電視品牌長虹、康佳的沒落,手機市場也有著諾基亞這個鼎盛時期快速衰落的“前車之鑒”,故而我們當然不能將,蘋果近年來在產品上的“無作為”與市場份額連年下滑的客觀事實忽略掉。
蘋果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IOS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塞班?
從產品反觀市場,華為等廠商的崛起,對蘋果的威脅進一步加大,市場份額也隨之收縮。IOS越升越卡且不可逆的特性,此前被人詬病卡頓“燒硬件”的安卓卻越來越流暢,雙方比拼之下,誰進步,誰退步?
當然,如果你買不起與iPhone 7價位一樣的安卓旗艦機,萬望您不要妄言安卓比蘋果卡這件事,5、6千的手機與你手中2、3千的機器沒有什么可比性(蘋果之前推出的低配版iPhone 5c下場如何,大家都清楚,自然不必拿出來炒一鍋冷飯喂給你,太生硬)。
用過Galaxy S7 Edge之后,再上手S8,筆者感觸不可謂不多,誤觸問題的改良,讓筆者驚嘆于三星的創新力同時,也實在感受到了安卓系統的進步,與當下流行的IOS“閉門造車”性格不同,在筆者看來,安卓的開源趨勢,才是未來,“未來”與“流行”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詞匯。
而此次三星Galaxy S8繼iPhone 5之后又一次將旗艦機屏幕拉長,是未來趨勢還是“自作多情”?一切盡在“最后一次巔峰對決”。
左為iPhone 7右為三星Galaxy S8(屏幕面積相差很大)
“最后一次巔峰對決”誰能接連奪城,拿下王位?
筆者為何要出言“最后一次巔峰對決”?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大家都知道,三星S8采用的是目前最先進的AMOLED屏幕,而下一代蘋果手機上也將搭載三星生產的AMOLED屏幕,iPhone 7作為蘋果在LCD屏幕手機作品中的“絕唱”,亦是代表了今年手機產品LCD屏的最高素質,這將是手機產品OLED與LCD的“最后一次巔峰對決”。
智能手機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目前的覆蓋面最廣幾乎人手一個的“必需品”,而手機最重要的當然是屏幕!它擔負起了手機與“低頭族”們所有的交互任務,它也直接的影響了...
千姿百態,環肥燕瘦 手機就“屏”它!
手機產品在屏幕方面與電視極為相似,它占據了絕大部分的產品成本,同時也是與用戶交互的最主要媒介,屏幕的元器件構成,直接的影響了手機本身的外部形態。
買手機看什么,肯定是要看這塊屏幕的,現在越來越多的用戶也意識到了屏幕素質的重要性,更多用戶在選購的時候,更加注重屏幕帶來的體驗感,而非此前鬧得兇狠的處理器性能等參數。
手機屏幕的形制直接影響了外觀
我們當然可以斷言,決定現在手機產品外觀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這塊屏幕,屏幕的形態直接的影響了手機的大小長短,正所謂“千姿百態,環肥燕瘦”都是屏幕說了算,由此就可以引申出這兩款產品的外觀對比,三星Galaxy S8采用的是現在較為流行的全面屏設計,而iPhone 7則依舊是傳統的“大腦門加長下巴”的設計。
三星Galaxy S8屏幕觀感比iPhone 7 Plus更大但體積卻小很多
Galaxy S8的設計更為新穎時尚,而iPhone 7的就看起來相對保守,當然這也并不是說iPhone 7在外觀方面就不如Galaxy S8,畢竟兩款產品的上市時間因素在這擺著,但不得不承認,Galaxy S8的這塊全面屏幕在體驗上更為出色。這是毋庸置疑的。
iPhone 7的屏幕尺寸為4.7英寸,iPhone 7 Plus的尺寸為5.5英寸,兩款手機的分辨率均為1334*750/1920*1080,像素密度為326PPI,而Galaxy S8算是現在手機群體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尺寸,Galaxy S8/S8+配備了5.8,6.2寸的AMOLED屏幕,分辨率2960×1440,長寬比是特殊的18.5:9,像素密度分別是570/530PPI。
iPhone 7與Galaxy S8尺寸對比
兩款屏幕的尺寸與參數就是這樣,另外值得一說的是,Galaxy S8的屏幕比例在現在階段看來比較“奇怪”,18.5:9的屏幕比例讓機身拉長了許多,拿S8與iPhone 7對比在二者正面面積相差無幾的情況下,S8的屏幕更長,且尺寸也更大。
這是因為長度增加,讓對角線距離更大的原因,S8的弧面屏幕在體驗上,雖然得到了有效的改進,但依舊會偶爾有誤觸的情況發生。
兩款產品外觀屏幕外觀對比
環節點評:
屏幕直接的影響了產品的手感,得益于AMOLED屏幕簡單的結構,Galaxy S8的弧面手感及背殼的手感十分出色,筆者甚至可以斷言,這是現階段握持感最出色的手機,但事無完美,溫潤的玻璃表面,簡直就是指紋收集器。
而反觀iPhone 7采用的這塊LCD屏幕,就有一些相形見絀的感覺,首先LCD的物理結構就相對復雜,而從iPhone 6S開始,屏幕下方集成壓感元器件之后,iPhone就變得更厚,同時也變得更重,iPhone 7的握持感還算得上是優秀,但是iPhone 7 Plus的手感真的談不上好,會有嚴重的壓手感。
實力用數據說話 客觀儀器測試環節
測試儀器介紹:
本次測試使用的儀器是Topcon出品的BM-7A亮度色度儀來測試兩款手機在不同顏色的色度坐標,并且根據相應的數值計算出對比度,色域,色溫,色彩飽和度進行簡單的數據羅列。以供在實際測試環節得到數據支持。#p#分頁標題#e#
在進行本次測試之前我們首先讓機器連續正常工作一小時,將其恢復到出廠模式,整個的測試環境都在暗室中進行。(正常使用環境測試,非實驗室環境)
iPhone 7 VS Galaxy S8測試數據公布
環節點評:
得益于LCD的背光系統,可以看到iPhone 7在亮度數據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績,600尼特以上的亮度數據在現在手機中都是比較高的,在感受上并不會感覺到刺眼,在亮度數據上二者伯仲之間,Galaxy S8在亮度方面的表現一改之前人們都OLED顯示技術亮度低的印象,在如此高的亮度與對比度下,也能讓暗部細節無所遁形。
紅色階測試展示
綠色階測試成績展示
在綠色測試這部分,iPhone 7色彩明顯發黃,這一點在后面圖像實測時,問題將會更為嚴重的凸顯出來,敬請期待。
藍色階測試成績展示
在色域方面已經保持著蘋果一貫的態度,73%的色域數據更加接近于顯示器,對色彩的還原度非常出色,反觀高達106%的Galaxy S8,色彩更加艷麗討好眼球,并且對顏色的駕馭非常出色,在色域的傾向方面,兩款產品選擇了兩種方向,這無非就是傾向問題,不存在優劣之分。(屏幕色溫:色溫越高顏色偏冷,色溫越低顏色偏暖)
環節點評:
在數據測試環節,筆者并不想做過多的贅述,手機產品是目前最高頻率使用的設備,故而毋庸置疑的更注重體驗,而非數據。測試數據目的更多是為體驗測試環節的結論給出理論支撐,我們接下來要進行的就是兩款手機的顯示性能比拼。
顯示能力PK 三星Galaxy S8更勝一籌
在體驗測試環節,我們對兩臺電視的靜態圖片顯示能力進行了測試,我們挑選出了一組有代表性的圖片來進行測試,靜態圖片非常適合展現畫面層次感,細節表現,以及色彩的精準性。而以下幾張測試圖片也是非常具備參考價值,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塊屏幕的表現如何。(左側為iPhone 7,右側為Galaxy S8)
高分辨率圖像對比
在大面積綠色的綠色效果圖中,可以看到兩塊屏幕的細節展現都非常完美,但iPhone 7與之前數據測試過程中,出現同樣的毛病,整體色彩偏黃,且不分明,在兩廂對比之下,綠蜥蜴已經變成了黃色的蜥蜴。而Galaxy S8相比之下對于色彩的駕馭能力就更好,保證了更鮮艷顏色的同時,沒有出現色彩含糊不清的情況發生。
高分辨率圖像對比
此張素材二者相差也比較明顯,可以看到紅色蜘蛛俠衣服部分Galaxy S8渲染更為艷麗,在藍色部分也有同樣的區別,而iPhone 7則更為真實,在質感與顏色還原度上筆者更傾向于iPhone 7,但Galaxy S8卻更為絢麗,討好眼球。
環節點評:
iPhone 7在此環節中,成績明顯負于Galaxy S8,在綠色的表現能力上,二者不是一個級別,筆者在測試電視的過程中,曾經反復提及,一塊屏幕的色域高并不能代表一切,反而意味著更考驗廠商對于屏幕調校能力,如iPhone 7般色彩做到準確相對來說也有難度,但是Galaxy S8在保證了色彩鮮艷的同時,還能兼顧準確的色調,卻更加難得。
黑場能力測試:
液晶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漏光,S8的AMOLED在此環節凸顯出了像素獨立發光的優勢
環節點評:
在黑場能力測試環節,搭載AMOLED屏幕的Galaxy S8毫無懸念的勝出了,這其實是未來旗艦機型搭載OLED顯示技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可以看到即便在iPhone 7這樣的液晶旗艦機上,漏光依舊是無法避免的。
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漏光問題,在屏幕下方還出現了異常的光斑。而AMOLED的像素點獨立發光的優勢,讓屏幕的側滑菜單亮起的時候其他區域依舊保持了純黑,優勢十分明顯。
AMOLED是大勢所趨 終將衛冕稱王
與電視產品的“更大、更清晰”相比,手機屏幕的訴求更在與色彩與顯示能力的提升,要兼顧功耗、亮度、屏幕亮度及產品形態等多個因素,清晰度自然是顯示產品的主旋律,但在手機平臺上,想讓產品得到更好的體驗感就要在色彩上下更多功夫。
屏幕色彩需要下更多功夫
目前距離iPhone 7的發布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相較于上一代iPhone,新機型在屏幕上主要的提升就是色域達到了更廣的DCI-P3的標準,這兩項新的提升預計不久也將會延伸到旗下iPad、Macbook產品之上,而三星Galaxy S8也采用了這一項新標準,兩家領導廠商的此次提升也順應了目前顯示行業的發展規律。
諸多色彩標準
蘋果和三星力挺DCI-P3技術,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對于顯示產業的未來又有哪些影響,反觀DCI-P標準又能對手機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從這里我們要回歸到根源,思考DCI-P3標準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更加豐富與艷麗卻不失準的色彩,此前我們也說過,黑場能力是AMOLED技術的其中一個核心,而第二個核心就是色彩,AMOLED和LCD屏幕觀感上的最大區別在于AMOLED一般會有這更廣的色域,能夠顯示更多的顏色。
OLED結構更簡單也更薄
顯示的畫面會更加討巧。此外,在顯示藍色和綠色時,AMOLED屏幕的飽和度較高,因此在早期AMOLED屏幕經常被詬病色彩不準以及色彩過于艷麗。與AMOLED屏幕相比,LCD屏幕通常會對紅色進行一些過度補償,同時壓制一下綠色,雖然LCD屏幕色域沒有AMOLED屏幕來得廣,但實際上更接近視頻和圖片編輯使用的標準RGB色域,但缺點就是在體驗上不如AMOLED,并不討好眼球。#p#分頁標題#e#
對比測試總結:
我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兩款產品的對比評測,結論就是但從屏體上來說,三星Galaxy S8對比iPhone 7的優勢是相當明顯的,三星Galaxy S8全面獲勝的同時,我們當然也要分析其獲勝的原因,與蘋果下一代產品加入AMOLED陣營的原因。
三星Galaxy S8次世代感更強
更注重用戶的體驗,是未來產品發展的大勢所趨,AMOLED簡單的物理結構,也確實更加適合手機這種輕量級的設備,隨著元器件的增加,AMOLED簡直是一股清流,作為手機中最重要的部分,省下的空間可以用作更大的電池或是硬件功能。
如此說來OLED技術才是更加適合手機的“天作之合”。這當然也是蘋果的下一代iPhone采用OLED技術的重要原因。
LCD和AMOLED可以說都各自有優缺點,而且隨著AMOLED技術的不斷完善,從S8與iPhone 7的對比上來看,OLED在厚度和顯示效果上的優勢已經逐步凸顯,而且成本也在逐漸下降,因此更有可能成為顯示行業的未來,勢必會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衛冕之王。與此同時,LCD屏幕可能會被慢慢擠到中低端市場。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