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AMOLED面板依然超越LED面板成為新顯示技術的霸主,然而,AMOLED面板產能在供給與需求之間的沖突未能完全得到解決時,MiniLED搭配曲面設計導入高階智能手機的Android手機品牌廠已經聯合臺系面板廠殺出血路。
Mini LED背光,采用局部調光設計,可實現HDR(高動態范圍)和比AMOLED更好的顯色指數,此外mini LED面板厚度也與AMOLED面板一致。
鑒于AMOLED智能手機面板供應緊張,以及大陸制造商在LED背光領域的競爭增強,臺灣LED企業(包括晶電、隆達、榮創、宏齊等)計劃將mini LED用于電視機和智能手機背光領域以及小間距顯示屏。
業內人士認為,尺寸約在100微米的Mini LED無需克服巨量轉移的技術門檻,量產具有可行性,可作為大尺寸顯示屏、電視和手機背光等應用,尤其是智能手機可望優先導入,2017年下半已進入產品設計及認證階段,并帶動LED背光重啟成長動能。
消息人士透露,液晶面板廠商友達光電(AUO)和群創(Innolux)已經與Android智能手機廠商合作,開發出mini LED背光解決方案。來源指出,RGB或白光mini LED芯片均可用于背光,前者可達100% NTSC,后者可達80-90%。
友達董事長彭雙浪表示,友達投入研發MiniLED已經有一段時間,MiniLED作為背光技術,可以把目前的LCD面板對比拉的很高,畫質也非常好,該公司正在與客戶及供應商討論,如何應用MiniLED技術。
據了解,晶元光電(Epistar)5英寸智能手機面板背光需20-25個LED芯片或9000個mini LED。晶元光電已準備生產用于智能手機和電視背光以及小間距顯示屏的mini LED。
隆達電子(Lextar Electronics)和榮創能源科技(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分別通過與友達和群創合作,正在開發電視機用mini LED背光,而宏齊(Harvatek)和光磊(Opto Tech)正在開發用于小間距LED顯示屏的mini LED。
盡管大陸面板廠積極搶建AMOLED面板產能,然2018年仍持續供給吃緊,三星顯示器將掌握市場供給大權,除了三星電子及蘋果外,Android手機陣營恐將錯失高階手機屏幕市場先機,為強化旗艦機種的差異化,友達及群創均接到手機大廠的合作開發案,將MiniLED視為2018年反制OLED陣營的秘密武器,尤其以大陸手機大廠的導入態度最為積極。
業界紛看好MiniLED為有效解決整體LED產能去化的出海口,隨著LED發光效率提高,LED背光需求及產值進入飽和或衰退,以5吋手機面板為例,目前LED背光顆數約20~25顆,未來若使用MiniLED,一支手機需求量約9000顆。盡管單顆MiniLED尺寸較小,但由于采取直下式背光,將可透過LocalDimming設計達到高動態范圍(HDR)的屏幕效果,呈現更細致的屏幕畫面,不僅與OLED的厚度一樣,且演色性比OLED好。
目前MiniLED設計方案分為全彩RGB混光或白光,前者可達到100%NTSC高色域顯示,而透過藍光LED搭配熒光粉的白光MiniLED,則能達到80~90%NTSC顯示效果,預計2018年CES大展可望看到終端產品亮相。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