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Phone X的上市,越來越多的手機、平板、電視等廠商開始從傳統的液晶屏轉投OLED面板的懷抱。根據調研機構Ubiresearch的調研報告顯示,2016年AMOLED面板銷售金額增長約38%,而2020年,這個數據將上升至49%,達到717億美元的銷售金額。
(數據來源:Ubiresearch)
OLED面板的大勢所趨,催生著大量的大陸面板業者加入OLED戰場,使得韓國、日本蒸鍍設備業者競爭日益白熱化。據OLEDindustry觀察,大陸面板業者從2017年起擴大了OLED的投資力道,預計設備需求訂單將會陸續釋放。
對此OLEDindustry調研統計了目前已經確定和實現量產的企業設備情況。OLED蒸鍍設備市場,仍由日本Canon Tokki率先勝出。而Canon Tokki蒸鍍設備,2017年幾乎全被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 6代可撓式OLED面板產線包下。
中國大陸AMOLED主流廠商及所采用蒸鍍設備一覽
(以上為獨家搜集的數據,如有不全面請留言補充。國產目前還有材料廠和一些照明的線未統計進來。)
蒸鍍設備不止Canon Tokki一家,之所以造成排隊買的現狀,是因為Tokki量產穩定與技術成熟的優勢。由于本身的產能在過去每年僅生產4~5臺,而最近Canon Tokki積極擴充產線,已將每年產能提升至12臺左右。
關于蒸鍍設備目前國內使用的除了Tokki,還有SUNIC、SFA和ULVAC。這也是目前全球主要的AMOLED量產線的設備企業。
實際上,AKT也在推出自己的蒸鍍設備,目前在等JDI認證。蒸鍍設備企業也不少,但是蒸鍍設備里面的門道很深,并不是copy就可以了。這5家設備中其中兩家sunic和sfa都是韓國的,也是在三星的培養下從Tokki的設備上copy出來的企業,在三星大力支持下SFA和SUNIC在Tokki產能不足和價格高昂的情況下,分到了一杯羹。當然國內也有企業在做,不過都是試驗線設備而且差距很大。
而另外一家日本企業ULVAC,在買不到Tokki的設備情況下,雖然存在做第一次總是出錯這樣的問題,但是綜合性能上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時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分析完企業,OLEDindustry分析下單就蒸鍍設備產品來說,并不是市場大家說的那樣買了Tokki設備就能有良率,其實不然,這里有個很大誤區,實際上三星買了Tokki設備,蒸鍍source是自己改的,并不是原來的source。三星用的更多的應該說是傳送系統,對位系統等這些環節,保證了良率。其他家的這些不穩定,導致破片率,從而影響良率。
以上僅僅是OLEDindustry關于蒸鍍設備的一些觀點和看法,歡迎更多專業人士加入OLEDindustry群繼續探討蒸鍍設備的細節深度問題。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