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TCL、創維、海信和康佳四大彩電大佬陸續發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受上游面板價格上漲壓力影響,業績表現普遍差強人意。
彩電業高端升級突圍已迫不及待,占據高端市場半壁江山的OLED電視被主流廠商寄予厚望。而行業調研數據亦顯示,中國市場有望成為OLED電視主戰場。
成本上漲承壓 彩電業績差強人意
2017年年報顯示,主營彩電的海信電器實現營業收入330.09億元,同比增加3.69%。但受電視市場低迷以及面板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凈利潤為9.42億元,同比減少46.45%。年報稱,面板價格大幅上漲致公司凈利承壓。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創維身上。創維數碼營收同比雖增長20%,凈利潤則較去年下跌八成,是幾大彩電品牌中承壓最為嚴重的一個。凈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來自關鍵原材料如面板、存儲芯片等的價格上漲。
TCL多媒體(主營彩電業務)在海外市場增長的拉動下,其2017財年營業額首次突破400億港元,內外銷電視總量達2323萬臺,創近年新高。不過,其內地市場LCD電視銷售未能逃脫下滑命運,錄得銷售916萬臺同比跌2.7%的業績,全年毛利率也下跌了2%。
由于深康佳A前期基數較低,在2017年報顯示實現營收312.28億元,同比上升53.84%,凈利潤50.57億元,同比增長5185.74%。但利潤暴增主要來自于物業出售及政府補貼,彩電業務去年收入120億元,下降3.87%。
與此相呼應,行業調研公司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市場彩電零售量同比下滑8.1%,是過去15年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該公司認為,去年占整機成本7成以上的面板持續上漲了14個月,是彩電商凈力承壓的主因。
尋求高端突圍 OLED成主收益動力
升級轉型在即,眾廠商再一次將目光聚焦到OLED上來。“電視產業目前處于飽和狀態,但OLED電視為市場帶來了新的價值,將會成為顯示產業的突破口。”創維集團CEO劉棠枝告訴信息時報記者,在總體需求已達飽和的局面下,電視廠商如若不想陷入價格戰的陷阱,唯有開發高端市場,以取得新突破。
他告訴記者,在高端市場,OLED已拿下半壁江山。據全球調研機構IHS數據顯示,2017年,在2500美金以上高端電視市場,OLED電視全球占比達51.3%,首次超越LCD電視占比,預計2018年這一份額將攀升至70.7%,成為絕對主流。
不僅如此,OLED電視對于電視廠商收益的貢獻率正在增加,并逐漸成為主要收益動力。據IHS統計,索尼2017年整體電視收益相比2016年增長21%,其中OLED電視貢獻率達8%;LG電子2017年整體電視收益相比2016年增長9%,其中OLED電視貢獻率高達52%。
創維數碼也在年報中也指出,高毛利、大尺寸的產品可以大大減輕行業平均售價波動對企業利潤帶來的影響,而OLED電視的大賣,是創維高端產品線銷售大幅增長的首要功臣。
由此,OLED引領的高端市場已成為彩電商“兵家必爭之地”。家電業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國內市場,包括創維、長虹、康佳、索尼、LG、松下等都大力推自己的OLED電視,即使是此前一直猶豫不定的企業,也開始投入OLED市場。從全球來看,進入的有近20家品牌,幾乎囊括了全球所有主流電視企業。
OLED需求提速 中國有望成主戰場
“市場需求決定了廠商布局走向。”某國產家電品牌廣東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眾廠商紛紛發力OLED,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中國有望成為OLED需求增長最快和最大的市場,大家當然都想搶占先機。
行業調研數據也顯示,中國有望成為OLED電視主占場。奧維云網預計,從2018年開始,中國OLED電視需求增長將明顯提速,每年將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IHS也預測,2019年中國OLED TV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較2018年增長115.5%,屆時中國也將成為全球唯一OLED TV增速超過100%的地區,排名第二的日本增速預計為64.7%。
上述負責人認為,OLED電視的發展目前也有“面板供不應求”的問題,大概有30%的缺口。LG Display在廣州建設的8.5代OLED面板生產線要到明年下半年才實現量產(月產能6萬片),預計到那個時候,整機廠商將大幅提升自己的OLED電視“上新”和占比。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