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京東方、群創、友達等廠商都宣稱自二季度以來市場明顯回暖,并重現供不應求的盛況,但全球面板行業仍難言樂觀。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的市場低迷態勢仍在持續,即便各主要廠商產能重新沖上滿載,�2016年上半年,僅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就同比下降5.9%�
除了季節性因素,這與全球經濟疲軟的大勢不無關系。雖然G20峰會上各方對全球經濟緩慢復蘇的態勢達成共識,但也承認世界經濟仍將在長時間內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各經濟領域也仍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受此牽累�
而面板行業的整體動蕩也波及著身處上游的PCB領域,作為PCB細分領域柔性電路板龍頭企業的上達電子對此感受更加切身。對于當前的情勢,上達電子董事長李曉華直言,全球面板行業正�“U�”發展區間,并且本輪下滑態勢基本接近尾聲,接下來面板行業及其產業鏈相關領域都將迎來比較艱難的爬坡期�
李曉華表示,面板行業自身也在經歷新一輪的更新換代期,新技術、新產品和新需求各自成熟后將拉動面板行業和相關領域的新一波跨越式增長,但在此之前,無論是面板行業還是相關領域的企業都要未雨綢繆,在市場紅利到來前做足準備�
而在李曉華看來,這輪升級對中國企業尤其重要。他甚至認為,這是中國企業在產業價值鏈上扭轉局面的一次千載難逢的時機�“勞動力密集型的時代正在逐漸被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時代所取代,中國企業如果想抓住這輪轉型升級進入產業價值鏈中高端甚至頂端,必須提早在技術研發和創新上實現突破�”
當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面板生產基地,但業界普遍認為中國還不足以成為“世界工廠”,充其量只是一�“世界車間”。本土企業雖為數眾多,但仍以貼牌生產為主,關鍵性基礎技術與應用技術相對匱乏,長期處于全球電子制造業產業鏈的底端�
相當一部分原因在于大部分本土電子制造企業還處在“生存”而不�“發展”的階段,在生存下來的同時擠出一點資金做研發,沒有精力和能力做科研。即使做研發也只是技術產業研發,遠未能達到前瞻性研究�
對此,李曉華并不認同�“電子制造業是集高技術、高人才于一身的行業,從日本、韓國的產業進程可以看出,核心技術是企業立足的關鍵。甚至是剛剛達成的鴻海收購夏普案,稍加分析也能看出鴻海的目的是通過資本運作直接獲取核心技術。目前全球面板行業進入U型發展期,企業賺錢不能只靠機遇,想突出重圍,除了搞研發創新,走自主品牌的道路,別無他法�”
事實上,不僅在電子制造領域,國內制造業中相當一部分企業在研發投入上都頗為吝嗇,大多仍依賴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投入獲取利潤。隨著近年來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升,這些企業的利潤正越攤越薄,其中不乏一些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大型企業。不夸張的說,相對單一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在中國正走進死胡同�
對此,李曉華坦言,掌握核心科技的道路并不好走,短期看研發投入的確和企業效益負相關,但長期看,研發實力是企業未來成長的基礎和發展的拐點,也是產品提高附加值的最佳途徑�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