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日,量子點技術全球權威、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彭笑剛在《走近科學》量子點專題節目中表示�“量子點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優秀的發光材�,量子點發光將會是下一代顯示技術最有力的競爭�”。這項被國家十三五規劃所大力支持的技術具有自發光特�,色純度非常�,發光光譜非常窄,根據需要可以隨意調整顏色位�,實現最好的顯示效果。三星等行業巨頭紛紛重金投入量子點電視的研發,促進技術孵化,預計五年后消費者可真正享受到技術革命帶來的全新視覺體驗??僧斘覀冋雇迥旰蟮拿篮梦磥淼臅r候,一個令廣大消費者困惑的問題卻難以回避:現在市面上銷售的量子點電視到底是什么東�?
蛋當雞賣 忽悠不成反破�
當下熱炒的量子點電視本質為在傳統LCD顯示技術的基礎架構�,額外增加了一層量子點薄膜或量子點�。量子點本身是肉眼看不到�,極其微小的無機納米晶體。每當受到光的刺激,量子點便會發出純凈的有色光�。按國內主推量子點的廠商TCL的定義,在售的所�“量子點電�”,準確講應該�“量子點背光源液晶電視”,其內在技術只是液晶電視眾多色域提升技術中的一�,和ULED、GLED不以“量子�”自稱的液晶電視本質上并無二致。說白了,這只是量子點發展�“�”的階�,仍需經過較長時間的孵化發展才能生產出真正意義上的量子點電視�
這種“雛形電視”從專業角度看依然是光致發光的傳統模式,液晶屏幕本身無法進行自發�,需要在液晶屏幕后方安裝一塊能夠發光的背光光源來提供背光,從而點亮液晶顯示屏幕。而這在某種程度上就增加了設備的功耗,我們所深惡痛絕�“漏光”現象,究其根本也是因為這一�。LGD的OLED銷售副總裁李廷漢表示,目前市場上的量子點電視僅在液晶上增加一張量子點膜,為的是彌補相對弱的色域,卻并未擺脫狹窄的可視角度,無法呈現完美的黑色。不過,即便如此,采用背光所帶來的漏光現�,以及HDR呈現范圍有局限等液晶本質上的局限性,依然存在。缺陷甚多的量子點電視如今價格卻貴得離奇,量子點本身的成本并不高,而現在一個百來塊的量子管卻溢價至幾千元,在這只“好蛋”還沒孵化�“好機”的時候賣如此高的價格,無怪乎許多消費者難以接��
而更糟的�,市場的不認可澆滅了投資人的信心,全球量子點技術巨頭QD Vision被曝出遭大股東撤資,而其在臺灣的生產線也已停工待售。更有內部人士透露,團隊高層已宣布解散核心團隊,諸多項目被迫下馬,大部分員工也無奈離開�
這局面或許也是量子點電視廠商意料之中的事,此�,TCL多媒體CTO陳光郎就坦言,受限于現階段的量子點電視還是光致發光,并非電致發光,僅是TCL主推的量子點顯示技術發展的中間產物�
所謂未� 仍未到來
既然目前的量子點仍只是概念的幻影,那要到何時夢想的陽光才能照進現實呢?彭笑剛認為,量子點LED不需要液晶,直接發光,這是一個革命�、顛覆性的技術。大概需�5年時間,采用電致自發光的真正的量子點電視才能夠批量生產上�。資深家電行業專業劉步塵表示,如�5年后真有電致發光量子點電視問�,這種未來還是可期待的,畢竟,真正的量子點電視和OLED一�,具備柔性顯示特性,二者將合力推動“顯示無處不在”時代到來�
自發光的顯示技術被LGD稱為下一代顯示技�,擁有強悍的黑場能力、色域極廣、無有害藍光等突出特性,目前已被OLED技術所實現�2015年以�,媒體關于OLED的報道層出不窮,多為各路資本紛紛進入。比如,此前一直拒絕進入OLED領域的華星光�,已決定募資500億元進入高世代液晶及AMOLED面板領域;而另一大面板巨頭京東方,則已初具OLED面板產能,并有可能于明年上半年推出大尺寸OLED面板。此�,鴻海整體收�“液晶之父”夏普之后,第一筆資金即投向OLED,郭臺銘布局OLED的急迫心情由此可見一�。可以說,全球OLED產業狀態可�“全產業鏈同時發力”來形�;相比之下,企業圍繞量子點電視布局力度要小得多,資源投入也比較有限�
資本的態度在量子點技術尚未成熟的背景下不難理�,無法帶來直接利益的產品也無法從消費市場上獲得投資回�。LG Display公關部部長李重煥在采訪中表示,由于量子點電視在畫質、色彩轉�、曲面制造、厚度設計等方面仍有很大局限�,量子點電視不過是向OLED過渡過程中的一個發展階�,這一技術的未來仍未到來�
但無論如�,一項能改善人們生�、促進行業進步的技術都是值得期待。在這樣一個開放多元的時代�,一枝獨秀不是�。自發光時代的全面到來需要OLED、量子點技術、甚至其他未來新興技術的共同推動,只有這樣,這個行業才能獲得持續的生命力與創新�,從而使我們的生活在技術的切磋、融匯、革新中得到改善�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