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日,樂視電視發布聲明稱,受上游面板供應不足以及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影響,對部分機型進行漲價調整,引起行業內對電視面板價格的關注�
供需緊張導致面板價格上漲
進入11月以來,TV面板價格仍在持續上行,除�32英寸及以下的中小尺寸外,中大尺寸仍然保持漲價態勢。據奧維云網(AVC)顯示產業鏈數據顯示:從今�4月面板價格開始出現拐點反彈以來,32英寸漲幅46.2%�43英寸漲幅63%�49英寸漲幅38.4%�50英寸漲幅64.7%�55英寸漲幅18.8%�65英寸漲幅13.3%,而且可以看到�32英寸�40~43英寸目前的價位已經比2015年跌價前價位更高�
分析此輪漲價的情況,我們不難發現,雖然整體漲價的因素是供需緊張,但由于各家面板廠生產的主力尺寸和境況不同,所以具體不同尺寸漲價的引領者也各不相同:大陸面板廠率先發起32英寸漲價,而且短期漲幅驚人,接著我國臺灣廠商、韓國廠商則分別成為40英寸�43英寸�49英寸�55英寸等尺寸的漲價主要引領者,在供應緊張和面板廠整體虧損的雙重壓力大背景下,這波兇猛的漲價潮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面板端的情況來看,我國大陸面板廠的大尺寸化會更加的堅決�32英寸向其他尺寸段的轉移策略會繼續持續,同時未來可能的TV產能擴充以及與IT/mobile產能博弈也將對供應產生很大的影響。韓國面板廠相對產能穩定,未來更多精力將向OLED 、曲靀無邊框、超大尺寸等高附加值產品轉移,目前供應很緊張,這也成為他們漲價意愿強烈的動力,同時其未來關廠以及產能轉移、工藝調整等因素也將會持續發酵,并會影響面板供應;我國臺灣面板廠主要面臨的是產品結構調整:諸如43英寸�45英寸、常規與商用切換等�
整機廠商進行策略調整
我們再從整機端來看,整機廠的毛利情況隨著面板價格上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40~43英寸一直被認為是供應最緊張的尺寸段,價格上漲也最快,目前整機的毛利已經處于最低的水平,不�20%�32英寸通過產品結構調整相對較好處于30%左右,�49/55英寸毛利則在25%~30%之間,所以在毛利驅使之下,整機廠一定會逐步轉移40~43英寸的需求。但由于大尺寸化的趨勢,雖然32英寸盈利性很好,整機廠最終還是會更多的向上轉�49~55英寸,但如果價格繼續上漲,主要尺寸都處于虧損狀態的話,情況則會出現變化,因為我們知道價格上升,整機廠并沒有庫存的壓力,所以需求釋放的相對大一些,但隨著成本壓力增加以及元旦、春節最后一波備貨的逐步結束,需求也會進一步的減少,所以我們認為面板價格的持續大幅上漲也將很難維系�
我國彩電市場爭奪非常慘烈,通過價格戰來搶占市場的份額是業界的常態。但近年來隨著品牌廠虧損情況的加劇和資本市場的反饋,品牌廠商在彩電的經營上也更加的理性和務實,從原來注重出貨量和市場份額開始向注重銷額和利潤轉換,不再盲目地追求規模效應和出貨量的增長。所以在這一輪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帶來的巨大成本壓力下,整機廠商也已經開始進行策略調整。一方面,整機廠商開始產品結構整體優化,從毛利低向毛利更高,以及更有利可圖的產品尺寸轉移,如之前分析的,�32英寸�40~43英寸開始�49英寸�50英寸�55英寸等尺寸段轉移,從近期面板尺寸需求和價格的變化就可以明顯看出;另一方面,整機廠商終端的價格策略也開始更加的靈活,如樂視就剛剛公開發表聲明,11�25日起40英寸�43英寸�50英寸�55英寸部分機型每臺價格上調100元,65英寸部分機型每臺價格上調300元。樂視的供應鏈資金壓力固然是其漲價的重要因素,但目前面板價格處于高位,讓整機廠商越來越無利可圖也是不爭事實,后續是否還有其他廠商繼續跟進漲價,也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
電視只跌不漲或將成為歷史
面板價格上漲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但這輪價格上漲似乎并不會那么持久,明年第一季度就會停止。從尺寸來看�32英寸由于供給量的控制,加上價格止漲,所以未來需求反而有上升的機會,價格會緩慢的波動而不會斷崖式的暴�;40~43英寸雖然需求旺盛,但毛利下降的因素將會使其需求轉移至其他尺寸,漲價態勢預計將會停�;由于32英寸的轉移和40~43英寸供應問題,未�49/50英寸將是一個非常重點的尺寸,預計將會是需求最緊張的尺寸,終端的份額也會進一步的上升�
從產能來看,目前我國8.5代線產能眾多,面板廠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進行產品和產能調節,所以不同尺寸的供給也將會出現動態的變化和拉鋸�
通常來講,旺季過后的庫存狀態是對后續供需狀況影響的重要因素,未�12月底�1月初及春節過后的庫存都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節點,這將決定明年整體供需關系和面板價格的走勢�
從未來的訂單需求來看,明年第一季度仍然將處于供需平衡偏緊狀態,資源分配爭奪仍然是一個面板廠和整機廠頭痛的問題,但整機廠的庫存狀態需要保持警惕。整機廠商為保證利潤,終端策略將會進行調整,產品結構更加的優化,尺寸不斷上移,同時電視只跌不漲將成為歷史,電視漲價也會越來越成為一個被認同的和可公開的行為�
應該說,供需的劇烈波動永遠只是投機者們受益或者受損的機會,對于真正企業而言,在合理盈利水平下的穩定的供給和需求才是對企業最有利、最合理的狀態,這個平衡如果持續被打破,我相信無論對于面板廠還是整機廠都將是非常不利的情況�
(作者王曉宇,系奧維云網(AVC)顯示產業鏈事業部研究總監)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