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顯示市場的增長勢頭開始減弱,以液晶電視為絕對主導的全球彩電市場高度飽和,據權威調研機構IHS的調研數據顯示,2014-2020年,全球LCD電視市場年平均增長率(CAGR)僅為1.4%。此外,在奧維云�(AVC)關于“2016年中國彩電市場第三季度總�”的報告中還提到,雖然彩電市場依然維持增長趨勢,但三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5.9%�“量增額降”的尷尬局面依然懸而未決。可以說,顯示行業急需突破LCD的紅海,迎來向OLED轉型的徹底變革�
據了解,IHS的相關數據顯示,預測�2018年開始OLED有機電視將占據全球高端市�50%以上的份額,達到230萬臺。而中國作為全球市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將占據全球高端電視市場�1/5,也就是說在2018年,OLED電視或將占據中國高端市場�54%�
面對困局,不少LCD電視廠商也在尋求突破,也有一些基于LCD的優化技術出現,像量子點技術,但其進展并非十分順利。近日就有消息傳出,量子點產業的QD Vision臺灣公司遭遇了大股東撤資、團隊遣散和停產�“死亡危機”。這無疑又為量子點電視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有關專家表示,LCD市場飽和以及基于LCD的優化技術難以破局,激發了顯示行業需求進一步突破的動力,這也成為OLED實現增長的外部因素。但對于OLED來說,之所以能成為時代的選擇,根本原因還是其相比于LCD顯現出的巨大優勢�
隨著技術的成熟,OLED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LG Display OLED事業部社長呂相德日前介紹,OLED面板的生產良率已穩定保持�80%以上,并確保了每�10萬片以上的產能。同時通過持續的產線投資,計劃�2017年將產能提升�200萬片以上�2018年進一步擴大至270萬片的生產能力,OLED的增長將一直持續。另據了解,目前的OLED產品在品質方面,已達到一般家庭中使用17年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水平�
此外,在OLED巨大優勢的影響下,OLED陣營得到了進一步擴大。在今年的德國IFA展會上,展示OLED產品的企業從去年�5家增加到9家,包括中國的創維、長虹,歐洲的飛利浦、美茲、Grundig、Loewe、Vestel,以及日本的松下和韓國的LG電子都參與其中�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