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全球電視面板市場可以說是如火如荼,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出貨量達到2.58�,同比下�2.6%,但平均尺寸增長帶動出貨面積大幅增長6.3%。展�2017�,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量預計為2.52億臺,同比下�2.3%,而因平均尺寸的持續增長帶動需求面積同比增3%。同�,圍繞用戶體驗,�“畫質和外觀”為主軸,2017年TV顯示技術將呈多元化發展趨勢�4K、曲�、量子點、無邊框等面板需求將會迎來高增長�
2016~2017年TV面板技術發展路線圖
數據來源:群智咨�(Sigmaintell)
一、畫質:
(一)分辨率�4K普及� 8K醞釀�
提升畫質是一直是顯示應用產品開發的核心焦�,特別是消費者用戶最直觀感受的屏幕分辨率�2016年全�4K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數量超�6000萬片,滲透率達到24.4%。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2017年全�4K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量有望�7800萬片,滲透率提升�31%。而韓廠在4K產品的布局尤為積極�2017年LGD和三星(SDC)將大力推動�4K面板內部占比均有望超�50%。中國面板廠商也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發揮G8.5代線優勢大力提升55英寸的產品比�,從而帶�4K面板滲透率的提升�
與此同時,伴隨著消費升級和大尺寸化趨��8K面板將步入市�。以75英寸為例�4K面板像素密集度僅�59ppi,若提升�8K則PPI可提升至110以上,顯示畫面細膩度將大幅提升�2017年中日臺韓面板廠商在�8K面板市場均將開始布局� 但TFT和IC技術以及成本將是最大的限制。我們預�2017年依然是技術儲備階��2018年開始技術將逐步成熟�8K面板有望加快滲透�
2014~2017全球4K&8K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及滲透率走勢(單位:百萬��%�
數據來源:群智咨�(Sigmaintell)
(二)QD LCD將迎突破性增�
背光技術對LCD畫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量子點背光是以量子點(Quantum Dot)做為發光材�,通過藍光LED來調節量子點的尺寸大小,進而控制能帶和發射光譜,可以大幅提高傳統背光的光譜。因�,用量子點膜(QD Film)來取代傳統TV背光中的diffusersheet,就可以大幅提高TV的顯示色域到100%以上。這極大彌補了LED背光在色域上的天然不足,對TV整機廠商具有極大吸引��
但這項技術推出市場兩年來市場滲透率仍偏�,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量子點電視的市場規模預計為350萬臺,滲透率僅為1.5%。其主要原因有兩方面,其一是市場壟斷,供應商集�,由于全球量子點材料供應商局限為外資企業,其中以Nanoco、QDVision、Nanosys為壟斷供應商,而量子膜更是只有3M一家獨家供�,導致絕大部分品牌都很難量產或者大量銷售量子點電視。因�,市場幾乎由1~2家廠商和品牌主導,其中三星電子占據了90%以上份額。由此帶來第二個問題是成本過高�
2016年,隨著量子點材料提煉技術的穩定成熟,供給開始快速增�,群智咨詢(Sigmaintell)調查主力量子點材料廠商良率可達�96%以上。上下游間合作關系也更趨緊密,如:TCL戰略投資納晶科技,nanosys與康德新建立供貨關系。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量子膜市場價格逐漸下降,其與傳統film之間的價差也快速縮小。群智咨詢(Sigmaintell)認�,這將刺激更多品牌導入量子點背光產�,終端售價也將隨之大幅下�,進而刺激需求增�。我們預��2017年量子點背光電視市場規模將迎來突破性增�,未來幾年市場增長空間很��
至于行業熱議的QLED量子點電視,由于產品技術、設�、材料等成熟度的原因,我們認為短期內無法實現量產�
2014~2017全球QD LCD電視出貨量走勢(單位:百萬臺�
數據來源:群智咨�(Sigmaintell)
(三)HDR技術解決方案多樣化
HDR是英�“High Dynamatic Range”高動態范圍的縮寫,是指顯示效果更接近人眼看到的真實色�,實現更高的亮度和更寬的色域。根據Dolby Vision以及UHD Lines的標�,要實現Real HDR必須滿足動態對比�、色域以及Peak Brightness的相關條�。以目前技術水平來�,動態范圍最高可達到1500nits,最低僅�0.05nit。HDR技術的解決方案主要有以下形式:從硬件來�,首先是背光分區獨立控制;另外背光源要采用高色域方案,如Red 采用新的熒光粉或使用量子點背光方�。除了硬件顯示方面達到HDR的標準外,信號處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芯片必須支持HDR解碼。當�,實現真正的HDR,從片源的制�,編碼解碼,傳輸以及最終的顯示,所有的這些環節均需要技術的革新和突��
在電視市�,因受面板價格波動的影響,電視整機廠商長期面臨著嚴峻的獲利挑�,而這項技術將給用戶帶來更真實的畫質體�,也有利于提升獲�。隨著產業鏈相關技術的逐步成熟和突破,技術也呈現多元�,面板廠商嘗試通過local dimming和Tcon算法兩種方式來實現HDR,可以預見未來幾年HDR電視也將會迎來快速增長�
二、外觀:追求極致的 “�-�-�”
(一)技術和資源加持 大尺寸曲面滲透率持續提升
近期對于外觀的創新最主要是在模組端推進技術革�,但必須要面板積極配合。從面板端來�,曲面面板以三星(SDC)和友達為主要陣��2016年中國廠商華星光電也加入曲面面板供應,帶動曲面面板的供貨能力大幅增強�2017年面板廠商會持續的推動COA及BCS等制程改�,改善曲面面板的畫質,曲率也會進一步升級,帶動3000R曲率實現全面應用。同時主流面板廠商將擴大推廣平曲共用的open cell,使得曲面電視成本下�,促進需求增長�
而需求端,曲面電視作為高端產�,在終端市場同一尺寸的價格與平面的價差保持在30%左右,保障了整機廠商的利�,從而促使整機廠商積極布局和推廣。目前曲面電視以三星電子為主導,而以TCL和海信等中國品牌廠商也積極推�,曲面電視市場規模進一步擴��
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2017年全球曲面面板的出貨量將會達�1400萬臺,滲透率提升�5.6%。其中,48�48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曲面面板出貨量預計為1260萬片,滲透率達到13%。而隨著曲面面板資源不斷豐富,供應能力不斷提升,成本繼續下降,群智咨詢(Sigmaintell)認為未來幾年內曲面電視規模依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014~2017全球曲面電視面板(≥48”)出貨量及滲透率走勢(單位:百萬��%�
#p#分頁標題#e#
數據來源:群智咨�(Sigmaintell)
(二)薄型化與無邊框將挑戰技術瓶�
電視終端消費市場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的追求,市場上的主流超薄產品主要是通過改變背光模組的設計,采用玻璃導光板讓電視整體厚度變得更薄。另一方面是面板厚度的持續革新,導入更薄的玻璃,改變面板厚度的同時可以有效提升穿透率。除了品牌自制超薄模組之�,面板廠主要以LGD和群創兩家廠商積極推動超薄電視模�,最薄處厚度可以做到4.9mm�
另外,隨著韓臺廠商窄邊框技術日趨成熟,搭載3~5mm的窄邊框的面�,采用無邊框的模組設計的無邊框產品作為高端配置逐漸量產。目前無邊框的產品以三面無邊框為主流,韓廠領�,臺廠緊隨其�,中國大陸廠商積極研��2017年韓廠將主導推動四面無邊框面板入�,但群智咨詢(Sigmaintell)認為四面無邊框設計將面臨模組段FPC Bonding的技術挑�,量產尚需要時間�
�、OLED:持續緩慢成�
OLED電視在適應薄型化趨勢的同�,實現了卓越的畫質,在高端電視消費市場引起關�,也被認為是下一代顯示產品的代表。但是OLED電視受制于面板供應端產能�,良率較低及成本高的影響,規模無法在短期內迅速擴�。目前OLED電視面板主要由LGD獨家供應,中國廠商BOE也有涉及,但是尚無法規模量產。LGD 2017年會繼續改造LCD,將部分產能轉換成OLED制程,由此會帶來OLED電視面板產能供應能力提升。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2017年得益于產能擴充以及良率的提�,OLED電視面板的出貨數量預計為150萬臺,滲透率提升�0.6%,依然比較低�
2014~2017全球OLED電視面板出貨量走勢(單位:百萬臺�
數據來源:群智咨�(Sigmaintell)
總體而言,我們認�� LCD也好OLED也好,不管技術如何變�,消費者用戶始終最為關注是“畫質”�“外觀“,這也是電視硬件創新的終極動力。對于顯示面板企業來�,在這兩方面贏過對手,就能贏得客戶和用戶的心。但值得一提的�,伴隨著電視用途多元化,整機企業也應思考未來用戶對音質的需�,多方位提升用戶體驗�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